《我的前半生》最真实的咨询世界绝不在剧中
该剧刚一出,就让众多咨询人士不由振臂高呼:终于有讲述我大咨询的电视剧了。但鉴于本剧仍逃脱不掉都市伦理剧之嫌,所以我对本剧全部的关注点除了陈道明好帅,就只剩下这部电视剧中涉及的两家咨询公司的原型是谁以及电视剧到底是在哪取的景。
《我的前半生》里还是能看出来是经过了一些行业考究的,没有出现像《欢乐颂2》中职位莫名从HR跳到理财顾问这样的奇葩剧情。据说编剧开拍之前找MBB的咨询顾问及项目经理们做过深度访谈,导演组也去取过景,所以剧中涉及得两家咨询公司——辰星和B&T,全部采用了MBB性冷淡的装修风格,看着电视剧中的布景倒是相当亲切。
这两家公司的设定也十分有意思。
辰星是女主角罗子君的出轨老公所在的公司,公司规模一般,名声远不如另一家B&T,定位是近两年势头很猛的草根咨询公司。
活脱脱就是一个麦肯锡二世。尽管辰星有隐约提到是本土咨询公司,但在实际情况中本土咨询和外资的差距实在过大,没有任何可比性,所以综合来看辰星大概更像Tier2里本土化做的很好的RB。
而另一家公司B&T剧中给出的线索是,公司规模很大,在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业界闻名遐迩。B&T这个名称和logo的设计很容易让人想到BCG,但细想来,B&T大概是麦肯锡的概率更大一些,毕竟咨询业界虽以MBB闻名,但老大却永远只有一个麦肯锡。
这部剧还有一些小设定蛮有意思,比如辰星和B&T虽然在一栋大楼,但辰星在6层,B&T却在32层。6层在陆家嘴大概只能看到对面大楼的玻璃,而32层却能看清整个外滩全貌了,从这上面就能看出经济实力的巨大差距。
因为涉及到客户资源争夺,咨询公司之间的火药味非常重。电视剧中靳东饰演的贺涵作为合伙人因为没有谈拢分红事宜,转头就从B&T跳去了辰星,随后和他的下属加疑似女友唐晶展开了激烈的客户争夺。
在现实中,曾经有一次麦肯锡的consultant和贝恩的consultant同赶一班飞机,商务舱被他们两家包了个场。MBB的人一般看一眼对方的电脑配置、穿着打扮就能大致知道对方效属哪位东家,所以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温度直降零度。
但咨询行业同时又是一个圈子十分小的行业,在现实中consultant之间的交流频率可能会更加频繁且有趣一些,曾经有位很聪明的小朋友凭借之前在MBB的一段实习经验成功晋级某Tier2公司,后来面试他的那位consultant偶然和朋友谈起,该友人正好是当时项目的负责人,随后朋友诚恳地表达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位同学的名字。最后一经核实,该小朋友确实十分聪明,把寝室室友的实习故事讲述的充分全面、滴水不漏。
唐晶在一开篇就说道“我这么多年刻苦努力地学习实践,就是希望用各种方法计算出一个客观公正的数据结论。”
但一开始进入咨询的人,谁不是这么想的呢。梦想是美好的,可现实却是冰冷的。
行业竞争的现实导致咨询公司无法专注于自己特长的行业或领域,而是在抢夺客户的过程中逐渐失去着自我。对于它的雇员来说,你会感觉逐渐在浅尝辄止中迷失自己的方向。
唐晶也是迷失的一员,所以贺涵对她说“数据是死的,拿数据怎么排列组合导出结论,这是活的。”
Mentor是那些对你说“一起喝杯咖啡吧”的人。
当遇到问题困惑时,Mentor会乐于为你分享个人观点,给出指导建议,并会为了你的成功而高兴。
Sponsor是那些对你说“跟我来这个会议”的人。
他们在职场里提携你,磨练你的能力,给你发光发亮的机会,带领你走向更大的平台,让你成长。当你成功时,他们脸上也有光。
贺涵对于唐晶来说,大概既是Mentor,也是Sponsor。
唐晶的设定让我想起前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李一诺。同样是女性、同样聪明、同样优秀,当她05年刚刚入职麦肯锡洛杉矶办公室时,是当年唯一的一个外国人。当年麦府的办公室秘书基本都是在公司做了20年左右的美国大妈,她们有一个传统,就是在每年新人来的时候,观察一下,然后大家下一个赌注,赌这一批人里谁能做到合伙人,据说命中率奇准无比。
李一诺猜当时肯定没人会选她,她最大的担忧是会不会下周就被fire。但是就是这样的她最后做到了麦肯锡合伙人的位置。
麦府的员工是很长情的,在评选中麦府几次被选为员工忠诚度最高的企业之一,这也是因为他独特而深厚的企业文化。
据说早年哈佛商学院由3M组成,Morman(摩门教)、Military(军队)、Mckinsey(麦肯锡)。宗教和军队二者都是文化最重的地方,麦肯锡竟可以和军队和宗教相媲美较量,其文化底蕴由此也可见一斑。
除去文化,麦肯锡的员工也十分有趣,你的同事可能会来自五湖四海,三教九流。可能会是退役军人,也可能是竞技运动员,他们就是那些传说中既优秀又有趣的人。麦肯锡的退出路径十分有意思,咨询是个难得的很有情怀的行业,虽然剧中贺涵为了分红跳槽去了辰星,但在实际中,那些顾问的离职理由却是五花八门。
李一诺在2015年时离开了她供职十年的麦肯锡,加入了盖茨基金会。作为公益性组织,收入大幅下降,并且工作比起原来也是只多不少。
“去盖茨的原因不是为了道德优越感,盖茨基金会的工作核心也是解决问题,而且解决的是更大的、更复杂的、着眼全球的问题。”——李一诺
做咨询的工作是要有一定的觉悟的,你的一份报告,你的一个决策,就可能影响到上百甚至上千人的命运。
麦府的一位consultant在他的回忆录里曾写道,在上世纪的时候,他曾受托去解决一个cost down的case,企业方要求削减人力成本。他们团队前往该公司的矿场,从一开始的不情愿,到后来和这些工人熟识,到最后不得不根据情况产出裁员方案。咨询的情怀大概也基于此来,你发现你的努力好像真的可以改变一点什么。
eFinancialCareers曾经做过调研,发现投行的人是最在乎的是金钱的回报,而咨询行业的人,相比起钱来,却也同样重视企业文化。
MBB的每一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McKinsey is like wine,passively aggressiveand elegant; BCG is like tea, gentle and wise; Bain is like cocktail, energeticand innovative.
这是我至今听过对MBB文化最文艺又曼妙的描述。
咨询的夜晚
是流光溢彩
回到剧中。
傍晚时分,贺函和唐晶带着罗子君去公司下商圈的小酒吧,来看看那些白天在办公室都忙到要小跑的人们,在夜晚是什么样子的。
陆家嘴的夜晚迷幻的令人心醉,这里是B&T的人最爱来的地方,在这里白天带着粗框眼睛、穿着职业套裙的姑娘,换上了白色的小礼群,散下头发。罗子君想:这里比早上公司里的场景迷人多了,一张一弛之间方显得这些人的生动和流光溢彩。自信、狡黠、充实、活跃、野心,罗子君找了许多个词汇,但她仍然没有找到能准确形容这幅场景的话语。
她们在短暂的小憩之后,又回到了公司继续工作。
这在某种意义上的确反映了咨询公司的工作状态,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顾问们可能会约上项目同事或者客户,找个高档的饭店吃个晚饭,聊聊项目谈谈工作。然后回酒店或者公司开始第二个班次的工作,直到深夜。
咨询是个小圈子,Networking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从大学期间开始,咨询的target school就纷纷成立自己的咨询协会。在未来的工作中,在社交的场合更有可能会遇到自己的良师、益友。
大概因为戏剧冲突的需要,剧中并没有展现出咨询丰富又浓厚的文化,也没有凸显出行业中那些形形色色有趣的人们,更多讲述的还是办公室政治的那点事,只见繁忙、不见有趣,实属遗憾。
钱作为众多consultant对该剧的吐槽点,在剧中确实被夸大了不少,诚挚的希望没有朋友因为这个被忽悠着立志干咨询。
现在有点担心我老婆看到这部片子,以为我搞了好多私房钱没有上交。——知乎某大v前咨询顾问
我们大致估算一下各位主人公到手的钱。
陈俊生和唐晶应该都是senior manger这样级别的职位,职级误差在1-2级左右,这两位的年薪过百万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贺涵是Par这样的级别,年薪大概应该在千万等级;
至于凌玲,只是一个做基础数据分析的岗位,还是辰星这样的小公司,她的年薪大概在10-15万这个位置浮动。
咨询确实是能拿不少钱的行业,即便是富不过投行也可以做到相当可观的水平。但是咨询的确已经是夕阳行业。经济下滑,策略不落地,做新市场准入的客户越来越少都导致了这个近百岁的行业已经开始步入老年阶段。
但他依旧是众多商科学子的梦吧。
前不久我和从上海跑来出差的同学吃饭,她说:干这行实在太他娘的累了,得和咨询做情人,千万别和咨询做夫妻。
我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句话,便如是回她:
“Welcome to the consulting world, it sucks, but you are gonna love it.”
这才是咨询,至于电视剧中的咨询
可笑可叹可敷衍,莫愿莫羡莫当真
(文章来源:公众号爱思益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