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领衔”奢侈品在华关店潮
日前,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V)关闭了其位于广州市丽柏广场的专卖店。有消息称,LV未来还将在国内关闭五至六家门店。消息人士援引了LV所属LVMH集团首席财务官曾在集团电话会议上的发言:“如果中国个别二线城市有两家店铺以上,我们或许会关闭其中一间。”
从2014年至今,LV已经关闭了其位于乌鲁木齐的唯一门店,并在沈阳和哈尔滨各关闭了一家门店。而来自LV官方的消息,目前LV在中国内地30个城市共开设了45家门店。
对于关店计划,LV内部人士并不愿意多谈,只是强调,该公司在2015年还完成多个新开项目,如2015年3月,在北京开出国内第二个包含所有商品品类的最高规格店铺“路易威登之家”;2015年8月,杭州湖滨店开业。
根据LVMH集团的本年度第三季度财报,该集团第三季度收入增长7%,主要源于欧洲和美国市场的持续强力推动。此外,日本市场增速加快,而来自中国消费者的业绩增长基本持平。在上半财年中,LVMH集团在亚太市场(除日本)同样呈现疲软状态。其中一季度和二季度跌幅分别为6%和5%。
有传闻称,LV会将业务重心从中国内地转移到其他地区,如日本和欧洲。对此,LV官方表示:“中国依旧是路易威登非常重要的市场之一,与日本市场及欧洲市场同样重要。”
祭出关店招数的并非LV一家。2014年以来,HugoBoss关闭了7家门店,Ferragao和Zegna分别关闭了6家,Burberry关闭4家。2015年下半年,瑞士手表品牌泰格豪雅、轻奢品牌Coach相继在香港关店,周大福也拟在2015年关闭4家门店,英皇钟表珠宝签订退租、减租协定,已然开启新一轮奢侈品牌零售的关店潮。
贝恩公司在2015年年初发布的《2014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显示,2014年中国大陆奢侈品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规模降至约1150亿元,较2013年下滑1%。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布鲁诺·兰纳曾预计,2015年各奢侈品牌将继续调整门店分布,包括关闭折扣店、授权经营的门店等。
最新的FT中文网《2015年奢侈品行业发展报告》相关数据则显示,2015年整体市场的奢侈品渗透率相对2014年仅有2%的增长,2015年的奢侈品消费预算相比其2014年的实际支出,仅有1%的增长。其中,2014年的现有奢侈品消费者在2015年将有10%的流失,而现有消费者的2015年消费预算总额与2014年实际支出相比下降了11%。
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认为,奢侈品在华“躺着挣钱的舒服期”已过,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消费者心态的变化。偏爱醒目大logo的消费时代已经一去不返,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追求低调和个性,奢侈品消费出现“去logo化”现象。周婷认为,现在的消费者更重视以产品为核心展开的一系列要素,如设计和质量等。“去Logo化是去品牌化的前奏,直接推动了个性化定制产业的发展”。
周婷介绍说,LV、GUCCI等品牌两年前就已经开始实践去Logo理念,这两年推出的新品已经很少能看到巨大的品牌Logo。
其次是消费外流现象突出。由于国内奢侈品定价往往比国外高出一大截,甚至翻番,更多的消费者会选择境外购买或者海淘。众多跨境电商和奢侈品代购的蓬勃发展证明中国人对于奢侈品的消费热情并未消失。
FT中文网《2015年奢侈品行业发展报告》相关数据显示,在2014年,机场免税店、海外专卖店和国内专卖店成为被访者购买奢侈品的三大最主要渠道。同时,海外购买方式以合计56%的绝对优势成为消费者购买奢侈品首选渠道。
第三就是电商对实体店的影响。一向高高在上的奢侈品品牌对于电商这个渠道非常谨慎。但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品牌“触网”。
在2015年8月份关闭位于香港铜锣湾罗素街的店铺后,泰格豪雅于9月份首开TAG Heuer泰格豪雅京东旗舰店。Burberry、Chanel、Coach、卡地亚等奢侈品牌近年纷纷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自建电商网站或第三方电商平台开拓新的渠道。
(黄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