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牵引“一带一路”
2014年12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访哈萨克斯坦、塞尔维亚和泰国三国,正式吹响了中国“一带一路”外交全面推进的号角。“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据了解,“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是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上海合作组织实现对接,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推进中国—中东欧乃至中欧合作。
统计数据显示,“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以铁路建设为主的一批基建项目有望实质性落地,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投资热点。
根据初步规划,“一带一路”将涉及国内14个省、市、自治区,一旦获批将极大刺激沿线省区的经济发展。
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决定,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
作为广东、天津、福建三省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新载体,三个自贸区将各有侧重点。广东自贸区的功能主要是加强粤港澳合作,带动珠三角地区发展,其起点相对较高,在高端服务方面有较多投资机会;天津自贸区的功能主要是面对东北亚市场,航运、金融租赁有较强优势;福建则主要发展台海贸易,在与台湾企业开展深入交流、合作方面有优势。
“一带一路”主打开放型经济,自贸园区建设将成为“一带一路”内外联动的重要抓手,上海、天津、广东、福建“1+3”自贸区构建完成后,未来不排除会在中西部地区设立更多自贸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认为,为了促进“一带一路”区域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应当鼓励和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建立更多的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促进制度和政策层面的互联互通。
事实上,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自贸区建设已进入决策层视野。2014年12月27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部署2015年重点工作时表示,加快沿线地区自贸区建设,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支持在有条件的国家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与更多沿线国家探讨建设自贸区,促进经贸畅通。
业内专家指出,中国对外开放的方向已经逐渐清晰,即以自贸区战略为切入口,与周边国家构建利益共同体,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已与2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2个自贸协定,包括中国与东盟,以及中国与新加坡等国家的自贸协定。
易鹏、陈耀等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一带一路”战略是加快推进区域贸易自由化进程的重大举措,意味着将来我国与这些国家在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互联互通,有利于加快推进区域多边、双边的贸易自由化进程。
(张家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