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季度GDP或大幅增长 对俄经济作用明显
分别在去年GDP增长呈现垫底态势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东北三省,经过多套国家的振兴东北措施之后,在2016年三季度呈现经济回暖迹象。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发改委人士处了解到,东北三省第三季度GDP预期增速数据中,吉林和黑龙江都出现了较快上涨,分别或为7.9%和接近6.7%,只有辽宁依旧为负数。
对俄出境旅游人数翻倍
“现在卢布贬值得厉害,今年去俄罗斯旅游的人特别多。”俄罗斯导游石美向记者介绍,“‘十一’期间前往俄罗斯的游客已经把海关大厅挤满了。”
她介绍,“最初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不到4卢布,现在已经可以兑换接近10卢布,很多人通过黑河口岸过境的需求就是去俄罗斯购物。”
石美在中俄经贸口岸黑河担任导游,按照黑龙江省公布的数据,在“十一”之前,黑河口岸赴俄罗斯出境旅游的数量上涨了60%。
“十一”过后,“今年中国去俄罗斯旅游人数增长,会接近100%,翻倍。” 中国国家政策委员会高级研究员宋魁向记者介绍。
宋魁认为现在正是与俄罗斯进行更广泛的工业发展的有利时机,他参与了黑龙江省多地市的“十三五”规划讨论。
“黑龙江省现在正在大力引进俄罗斯的高端工业。现在是一个很有利的时机。”
宋魁表示,已经有几个城市为高端工业进行了产业规划,“比如哈尔滨就规划了相应的工业园区。”
他所指的高端工业包括附加值高的飞机、航天技术、3D打印和机器人技术以及医疗工程设备等。
“卢布贬值带动了这些产业引进中国的可能性,而且有助于引进人才。”宋魁表示。
他指出,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东北的现代农业、旅游、休闲养老产业感兴趣,这与东北地区正大力推进的经济转型升级高度契合。
对于卢布贬值可能带给中国经济的可能性,国家发改委振兴司人士向记者表示,“按照逻辑是对的,但是也要看到这对中国的出口来讲是一个不利的因素。”
此外,早前俄罗斯《新消息报》网站报道称,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已有4万名老人搬到中国长住,超过10万人在那里办理了临时居住签证。
该报道还表示,俄罗斯退休公民科兹洛夫夫妇几年前靠亲戚资助和银行贷款筹得的40万卢布在黑龙江黑河买了一套两居室,夫妻两个人的退休金15000卢布,可以在黑河生活得很好。
前述俄罗斯导游石美向记者表示,“按照目前的汇率,肯定已经难以在中国生活了。”
此外,当地多位人士向记者表示40万卢布相当于人民币不到5万元,“在当地根本不够买房,何况是两居室的价格。”
通过当地中介处得知,该地区最便宜的两居室价格也在10万元人民币以上。
“据我了解,现在俄罗斯人离开黑河回俄罗斯的非常多,因为卢布贬值,他们拿俄罗斯的收入来中国,已经不够花了。”石美向记者透露。
她同时表示,与中国人疯狂赴俄旅游相比,俄罗斯人来中国已经非常少,“去年全年没有看到几个俄罗斯人,今年稍微恢复了一点点。”
卢布贬值这把双刃剑考验着黑龙江。2015年黑龙江GDP增速排名全国倒数第三。
三季度数据转好
“卢布贬值非常有利于我们对俄罗斯进行产业投资。”发改委振兴司人士向记者表示。
同时他表示,东北经济在若干政策的带动下,已经出现启稳的态势,“多重有利因素已经富集在东北三省。”
该人士同时还透露,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东北三省三季度的GDP预期增速中,“吉林发展较好,预计GDP增速或为7.9%,其次是黑龙江,统计数据还没有完全到位,估计不到6.7%,只有辽宁还继续为负。”
2016年上半年,吉林GDP增速为6.7%,黑龙江为5.7%,辽宁为负。
10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部署进一步推动东北振兴工作。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部署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和《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
李克强总理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就东北振兴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各相关方面必须充分认识,推动东北经济脱困向好,实现新一轮振兴。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对外公布,这是继2003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之后,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并提出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动东北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此外,还有若干振兴经济的区域性规划。
按照发改委公布的《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黑龙江在“十三五”期间,把加快形成以对俄开放为重点,面向欧美、东北亚、东南亚等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但是前述发改委振兴司人士也提醒,利用卢布贬值,计划对外投资的企业,“俄罗斯对中国的政策是上热下冷。政府上层的态度非常友好,但是下面的地方态度是抑制和戒备,这有很多历史原因。”
此外,该人士还提醒,“项目资金前往俄罗斯很容易,但是项目落地很难,俄罗斯一些地区还没有完全市场化,法律和各种规定都有欠缺,甚至还停留在几十年前。”
但是,“有利因素还持续富集在东三省。”前述人士表示。
(索寒雪 中国经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