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很快会让黑色星期五成为“过去式”
那些被肾上腺素刺激得不能自已、准备在感恩节后的星期五血拼的购物者,还有你们,在“网络星期一”(Cyber Monday)点鼠标点到手指抽筋的购物狂,我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们:你们最喜欢的这些购物狂欢日很快就要过时了。
用不了多久,选择一两天大打折扣取悦消费者的活动就不复存在了。零售商将不再依靠某个周末来大举促销。这种千篇一律的打折优惠即将走向末路,因为最新的技术可让商店在一年中的任何一天都为你心仪的产品提供满意的价格。
无论是对店家还是对消费者来说,这都是好事。消费者可以在特定的时间获得特定产品最优惠的价格,而零售商也能通过为产品提供颇具竞争力的价格来满足自己的业务发展需要。从这一点来看,每天都将是“黑色星期五”,而且不再那么喧嚣,也不再那么拥挤。
当然,这一切不会发生在一夜之间。我们一直都在开发这种技术,但直到最近,它才曙光初现。
我将现代购物的第一阶段称作“狩猎阶段”。当我们需要什么东西时,老到的消费者会四处寻找广告、优惠券和打折信息。之后,他们会遍访数家商店对比产品和价格。有时候,他们的确可以找到自己心仪的价格,但有时候则未必能如愿。如果他们有足够的耐心,也可以等到“黑色星期五”这样的日子出手。
亚马逊(Amazon)已经开始改变这一现状。该公司告诉我们,现在不用再去商店了,这让我们更加无法抗拒:我们无需亲自前往实体店,便可对比产品和价格。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线购物已变得越来越诱人,同时也越来越高效。购物者的评价和算法成了新时代的口碑,物流的改善也使配送速度更快、人们的选择范围更广。
虽然互联网功不可没,但并非所有的进步都归功于互联网。每一次购物,每一个评价,每一单配送,都会产生新数据。零售商已经发现了利用这些数据的方法,消费者也有机会进行更好的选择、享受到更及时的服务了,这一切都使供给与需求更加完美地匹配了起来。
事实上,从工厂到零售商,整个产业链的各类企业都在充分利用这些海量数据来提升效率。快递公司、制造商、零售商和分销商都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消费者的习惯,从而去掉冗余的环节。下一步就是根据从这些数据中得到的分析结果,在整个产业链的参与者之间实现协同效应,让所有人都能通过协作来提升效率,并提升利润。这一趋势已经开始在零售行业崭露头角,而“黑色星期五”最终也将因此成为明日黄花。
在这个经过优化的系统内运营,快递的速度将大幅加快,因为快递公司不会像以前那样在错误的时间将配送工具分配到错误的地点,安排的配送工具也不会发生过多或过少的情形,无论他们使用的是卡车还是无人机。制造商也能够精准测算每个时段的产品需求,从而调节产量,同时,他们还能确知生产这些产品所需的零部件数量。零售商则很清楚应该订购多少产品,从而,既不会发生货物缺货,也不会产生库存积压。另外,他们也知道怎么为某个产品定价能带来最大的销量。
让这些成为现实的相关技术已经存在,所以可行性并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让人们采用这些技术。航空公司已可以使用先进的软件分析数据,分析结果可让他们随时了解怎么根据人员配置、天气状况以及飞机维护等数千个变量管理整个飞机编队。
一旦整个零售产业链都开始充分利用这些数据,以及有能力解读这些数据的软件,我们以前无法想象的美好景象就会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按需服务的概念也将彻底改变。消费者无需告诉零售商他们想要什么、何时需要以及想要多少,因为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参与者对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了然于胸。
这也正是零售商和消费者不再需要“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这类购物狂欢节的原因所在。企业很清楚怎么将员工、商品和价格恰当地配置在一起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样,消费者也不再需要囤货,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才购买,可以根据各种信息知道自己何时能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到最称心的产品。他们可以做出最明智的购买决策,无需为得到最优惠的价格对人为设定的购物节趋之若鹜。
对那些热衷于在“黑色星期五”血拼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未来未免有些扫兴。如果没有了感恩节后凌晨4点冲进商店的节目,购物的乐趣从何而来呢?但对其他人来说,未来的购物方式将给我们减少压力,钱也花得更划算——而且日日如此,岁岁如是。
(来源:连线 刊登在《商学院》杂志2016年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