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机制4日而断 中期市场不悲观
在熔断机制正式实施的4个交易日内,出现两天4次熔断。1月7日,A股只交易了不到15分钟就暂停全天交易。当天市值蒸发超过3.8万亿元。
导火索:人民币连续贬值
1月4日是A股以及熔断机制正式实施的首个交易日,沪深300连续触发两级熔断阈值。1月7日,A股在半小时内先后触发5%和7%熔断线,再次触发不可恢复熔断。中小板、创业板指数跌逾8%,两市近1600股跌停,跌幅超过8%的个股超过2300只,仅35只个股飘红。
市场恐慌情绪迅速蔓延以及投资者的“羊群效应”是1月7日市场大跌的主要诱因,人民币连续贬值则是导火索。
1月7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6.5575元,创近五年新低;离岸人民币盘中一度跌破6.72关口,创离岸市场建立以来最低。两岸差价一度扩至1600多点,创历史新高。
投资者:恐慌情绪被放大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答记者问时表示,熔断机制不是市场大跌的主因,但从近两次实际熔断情况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由于熔断机制又有一定“磁吸效应”,即在接近熔断阈值时部分投资者提前交易,导致股指加速触碰熔断阈值,起了助跌的作用。权衡利弊,证监会决定暂停熔断机制。
市场的踩踏,让机构投资者也坐不住了。“A股的波动率本来就很大,5%~7%两档的熔断区间也非常接近,从5%到破7%轻而易举。加上散户的羊群效应非常明显,也传染恐慌。”北京某公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市场本身已经存在抛售压力,熔断机制无疑加深市场流动性风险,加剧市场踩踏。
“简单说,就是想卖的卖不掉,想买的买不了,流动性比股灾时还要紧张。”最令基金经理忧心的是,恐慌过后很可能会引发基金的巨额赎回。
至此,原寄望肩负着“维护市场稳定、降低市场波动”历史使命的熔断机制,在中国式股市上彻底完败。
流动性:熔断猛于股灾
北京某公募基金经理分析,1月7日A股成交量低、情绪恐慌,与股灾似曾相识,但又有不同。“不同的是,股灾的时候,虽然小票集体跌停,我们至少可以卖掉流动性好的大盘蓝筹,来应对基金赎回压力,但在熔断机制下,后续根本无法交易。”
由于市场触发熔断并休市,两市成交量出现地量,1月7日,沪市成交仅800亿元,深市成交1080亿元。
前述北京某公募基金经理告诉记者,从1月7日盘面上看,应该有国家资金试图救市。中国平安股价在9点58分被迅速拉升。不过由于抛压太大,股价迅速下跌,随后沪深300触发7%阈值,暂停交易。“与股灾不同,熔断机制在达到熔断阈值后便暂停交易。对于后续资金来讲,无论是自救还是抄底都于世无补。”
监管层动作很快。1月7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和中金所宣布,暂停熔断制度。
对于后期走势,中信证券研究所秦培景给出的判断是“中期不悲观”。他认为,短期股指上行压力源于其要越过三道关口:一是2015年年底的流动性年关,二是2016年1月8日的大股东解禁减持关,三是2016年1月19日2015年全年宏观数据公布。相对而言,秦培景认为,流动性年关已平稳度过,大股东减持预期反映也已比较充分,而实体数据大幅低于预期概率不大,预计市场风险压制环节将逐步缓解,随着政策的对冲与发力,中期市场并不悲观。
九泰基金则表示,短期而言,大小非减持、注册制、战略新兴板等带来的影响不可小觑,预计监管层会对节奏进行引导和管控,但在市场预期明显弱化的情况下,其带来的潜在冲击可能远谈不上消除。
(夏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