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文化败笔的反思
10月23日,为庆祝扬州市建城2500年,一项由官方及众多组织精心策划的全球“最大份炒饭”的城市文化活动沸沸扬扬地展开了,现场多达300人参与,乃专为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而特别运作。虽然当场被认证官宣布有效,但26日一个更震撼的消息传来,因为证实存在至少150公斤的炒饭有不恰当的处理(被“倒进垃圾车”或者“喂猪”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宣布“这违背了我司关于大型食品纪录中食品最终要供民众食用不得浪费的规定,因此我司已经通知主办方此纪录挑战无效”。真是令人二次瞠目。
这不禁引人反思,为何我们城市的文化诉求总是陷入只盯一点失衡全盘的怪圈。过去是只热捧GDP,现在又狂追吉尼斯世界纪录,甚至很多是当地政府直接赤膊上阵。比如说长沙的最大份辣椒炒肉、世界最大剁椒鱼头,重庆的天下第一大火锅,南宁的世界最多烤鸡,南通的世界最大脆饼,浙江的世界最大土豆泥雕塑,广东世界最大水豆腐等等。
如果套用一句成语“知己知彼”,这些盲目简单追求所谓最大的现象,首先折射出我们没有做到真正“知己”。说回最大份炒饭,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扬州,被盛赞为“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在悠悠2500年长河中,引以自豪而可供挖掘的文化价值点比比皆是。为何在古代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如今在我们手里翻来找去,却只策划出一个扬州炒饭来做城市文化构建的排头兵?和几年前全民吐槽的“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的雷人广告语一样,都属于没有真正发掘、研究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点,受浮躁扭曲的城市文化构建思维模式影响而剑走偏锋,不去挖金子而捧一堆肤浅的铁器来大声吆喝,短期地吸引外界眼球。城市文化美学和文化监理的概念,亟须被引入我们宏观及全盘的文化构建思维高度上。
其二,即便值得申请,最大份炒饭活动也折射出主办方另一个战略失误,就是不“知彼”,没有真正吃透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规则和要求,并在整个活动的开始和结尾,都严格按照程序办事。手笔虽大,但质量和结果不符合要求。和其他体育挑战纪录失败完全不同,浪费粮食既违背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明文条规,也违背了从农耕文明走来的华夏良俗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惜粮传统和道德底线。等于花巨资挨了两大巴掌:一巴掌来自中国古圣先贤,另一巴掌来自世界语境。
当然,现代城市文化构建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弯路之后几十年的调整摸索,专家们逐渐达成了共识,即如何在世界化语境的大背景里,策划、运作、构建富有中国语境特色的城市文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在现代科技文明不断潮打浪袭下,世界早已被日逐拉平而融合。这是无法回避的大趋势,亦无须回避。但和经济上的顺差不同,在文化上我们目前还处于逆差的被动局面。众所周知,城市的空间是文化创意的主要孵化器,可以说,国家整体文化软实力的高低取决于各个城市文化构建的质量优劣。
这就要求我们城市文化和文明的构建方应同时具备中国和世界两个语境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只有立足中国文化才能继承华夏文明的精华,但继承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创新。试想一下,如果宋人只继承了唐诗而不发展宋词,元人只继承了宋词而不发展戏曲,明清只继承了元曲而不发展小说,我们文明的天幕上又将失去多少引以为豪的辉煌之光呢?所以只有富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才是真正的创意;也只有真正的创意才能继承文化、拯救文化。相应地,也只有谙熟世界语境,才能把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播出去,让我们的文化范式影响世界,而不是跟着人家的标准走。
黄胤然|“文化监理师”、诗人、仙岩书院山长、境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