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涌入邮轮产业
两家央企近日联手进入邮轮产业。
主角之一的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交建”),在国资委监管的113家央企中营收排名第17位;另一位主角中国港中旅集团(下称“港中旅”)是国内最大的旅游企业,截至2014年底总资产1009亿元。
8月21日,中交建和港中旅在三亚签约,设立合资公司,联手进军邮轮产业。目前合资公司所建立的平台注册资金5亿元人民币,两家持股比例为中交建51%,港中旅49%。由于邮轮产业链覆盖面很广,在一些细分行业,两家的参股比例会有所不同。
除了中交建和港中旅,中国邮轮产业中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队”身影。就在8月21日前一天,中船集团和中投公司宣布成立邮轮投资公司,主要涉足的是国产豪华邮轮的制造。
央企对邮轮产业的兴趣与政策导向密不可分, 2013年4月,国家领导人考察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码头,提出要加快邮轮母港的建设,加快发展我国邮轮产业。
中国决定大力发展邮轮产业,一个重要因素是看中了其对经济的推动力。邮轮有庞大的产业链,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而邮轮公司的收入构成,三分之一来自船票,三分之一来自船上的二次消费,另外三分之一来自岸上消费。
国际邮轮协会(Cruise Line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CLIA)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邮轮乘客和员工共有1.15亿人参加岸上活动,直接消费523亿美元,这些消费的产出贡献高达1171.5亿美元;同时还提供了89.1万个工作岗位,获得384.7亿美元的收入。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的邮轮乘客人数达到了73万,成为全球第八大邮轮客源国,更是亚洲市场的重中之重。据研究机构MOT预测,到2020年中国邮轮旅客有望达到450万,并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邮轮消费市场。
相比于政策的刺激之外,国内邮轮产业的爆发或许更需要政策的“松绑”。目前中国邮轮市场主要被国际邮轮企业所占据,嘉年华、皇家加勒比和云顶香港三家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国内运营邮轮的有三家企业,分别是海航旅业邮轮游艇管理有限公司、渤海轮渡公司和天海邮轮公司。但是,三家公司的邮轮都悬挂着外国国旗。
“根据政策,如果悬挂中国国旗,需要缴纳高额的税收,另外,国际邮轮上的一些娱乐项目不被中国法律允许,因此这些公司就将邮轮注册地选择在国外。”一位业内人士解释。
根据中国现行政策,购入中国的邮轮需要缴纳27.53%的合并税率。不仅如此,由于之前中国没有针对邮轮的规定,对邮轮的要求类比对货轮的要求:船龄超过10年的邮轮不能买入中国,但对于邮轮来说,10年正好是黄金时期。
另一方面,一艘航行于海上数周乃至数月的轮船就是一座城市,里面各种娱乐应有尽有,赌博是邮轮上重要的娱乐项目。但是在中国,这种娱乐被禁止,这也是国内邮轮公司最终选择悬挂外国国旗的原因。
“央企必须遵守中国政府的规定,既然赌博这样的娱乐被中国政府禁止,作为悬挂中国国旗的邮轮,我们不会开展这种活动。”港中旅邮轮项目工作组负责人王欣明确。
另外一点疑问则在于邮轮母港的位置。在国内运营的外国邮轮一般都选择天津、上海、厦门、青岛这样人口密集的城市作为停泊港口,但是三亚固定人口不足60万,是否能够担负起一个投资巨大的邮轮母港的责任?
“我们将先行开设到西沙旅游的首航,三亚作为西沙、南海旅游的出发地,条件优厚,而且可以辐射东南亚旅游资源,是最理想的港口,”王欣回应称。
(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