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上市首日破发 商业想象力有限?
文:沈思涵 石丹
ID:BMR2004
11月8日,36氪正式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挂牌上市。其股票代码KRKR,发行138万股ADS,发行价为14.5美元,募集资金为2000万美元。相比之下此前计划发行360万股ADS,36氪融资规模缩水61.7%。
而在上市首日,36氪开盘价12.58美元,较发行价14.50美元下跌13.24%,市值约为5.69亿美元。截至11月14日收盘,36氪的股价已经跌至9.20美元。
对于36氪上市首日的破发表现,CEO冯大刚也有些意外,其表示“没有预期到会破发”。但对于其他方面的问题,其对《商学院》记者表示不便多谈。
尽管如此,作为国内头部的互联网媒体,36氪的上市对国内媒体行业仍带来不小的触动和影响。其运营模式和相关经验,或许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据了解,36氪集团拥有三大领域业务,包括36氪传媒(媒体业务)、氪空间(企业服务平台)和鲸准(金融信息服务商),此次上市的业务板块为36氪传媒。
但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市过程中,36氪似乎有意在淡化“媒体”属性,其在招股书上也以“新经济服务领域平台”自称。
招股书显示,2018年36氪的总营收为2.99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在线广告服务营收为1.73亿元,占比达到58%,企业增值服务营收为1.00亿元,订阅服务营收为2510万元。
而到了2019年上半年,36氪营收为2.019亿元,其中企业增值服务营收达1.01亿元,同比增长508%,营收占比达到50%,而在线广告服务占比降至39.4%。
从结构上看到,36氪正逐渐降低以广告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转而加大在企业增值业务的盈利。冯大刚对此亦提到,未来36氪仍将会以企业增幅业务为主。
不过,发展迅猛的同时,36氪的成本支出和亏损幅度也在加大。今年上半年,36氪营业费用达到1.13亿元,净亏损4550万元,而去年同期亏损则为831万元。
除此之外,此次36氪上市首日也出现大幅度的破发现象,这一点也说明资本市场对于媒体上市并不完全认同。
互联网观察家丁道师分析认为,“36氪虽然是国内媒体行业的领头羊,但盈利模式在商业上的想象力较为有限,从趋势和表现来看,市值难以有太大幅度的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盈利模式不被资本市场看好之外,36氪还存在一定的风险问题。
在对投资者的风险警示当中,36氪控股指出,36氪缺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和《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可能使公司受到行政制裁,这将对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从9年前以创投新媒体的身份起家,36氪如今已经成长为综合型科创服务集团。其9年来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不少媒体同行。
媒体平台是36氪的入口,通过这一入口,36氪为企业提供全周期、全产业链的服务。有数据提到,36氪目前已积累超过80万家企业库资源。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球财富100强企业中有23家是其客户,而在中国100强新经济公司中,也有59家是其客户。这些资源上的积累,为36氪今后的商业模式探索提供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冯大刚也在上市后表示,“36氪能到美国上市会对国内的内容行业、企业服务行业都是很好的促进。内容行业是非常古老的行业,36氪现在做的事,让这个行业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艾媒咨询CEO张毅认为,36氪的媒体业务与传统媒体的差异在于,36氪更强调数据而非内容。“其具备庞大的企业库资源和完善的分析能力,对企业提高效率以及营销能力上起到很大作用。”
相对于传统媒体如今仍以广告为主的盈利模式,36氪的业务布局已经形成一套商业闭环,而这或许可以给媒体行业带来一些积极的借鉴意义。
36氪的传媒业务除了内容报道,其还包括联系创业者和投资机构。其与相关机构形成联系后,便可通过“鲸准”平台完成投资融资操作,而氪空间则为企业提供联合办公空间。
张毅指出,“36氪在企业增值服务方面,就是为企业提供一个解决方案的服务。这种模式也改变了以往媒体以广告为主的盈利,提供了新的可能。”
伴随着规模的扩大,36氪上市之后的蓝图也在逐步展开。而36氪的创始人、董事长刘成城此前已在不少场合提到,未来36氪的氪空间、创投及金融业务也将完成独立分拆并引入新的投资人。
显然,36氪传媒的上市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其他业务也在寻找上市的可能性。
(来源:《商学院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