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便利动了谁的敏感神经?
在资本如刀的市场,一切捕风捉影似乎都不是空穴来风。
近日,江湖上开始传言蚂蚁金服将入股猩便利。2017年6月1日,以“无人值守便利架”和“无人便利店”为新零售模式的猩便利在不到一年的时光里快速完成了崛起、发展和调整的历程。对此传言蚂蚁金服的回应《商学院》记者,“市场传闻不回应。”猩便利则表示, “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关注,猩便利的发展一直在按规划有序推进中。一切公司最新动态都会第一时间和各位朋友分享。目前外部传言未经官方确认,请勿轻信,一切均以官方正式发布为准。”
猩便利受到关注,一是与新零售大战选择站队有关,二是关于“无人值守便利架”作为新零售探索的场景之一,其前景也是众说纷纭。
猩便利不是第一家从事无人值守便利架业务的企业,但肯定是最受瞩目的之一。2017年9月,猩便利完成超过1亿元的天使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光速中国创业投资基金领投,美团点评创始人张涛、王兴、叶树蕻等在投资者名单中。
猩便利在创业初期即能获得如此巨额的融资,与其创始人吕广渝的背景不无关系,吕广渝曾任原大众点评COO以及美团点评到店综合事业群总裁,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司江华来自于阿里巴巴,历任阿里巴巴海外销售运营部运营总监,新美大休闲娱乐事业部总经理。其高管团队成员由阿里、美团、罗森中国等公司前高管所组成。
至2017年11月,猩便利的便利架点位突破了三万,便利店开出十多家。11月公司获得3.8亿A1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华兴资本、元璟资本跟投。
随着一个新市场机会的崛起,中国创业者的反应也是异常神速。七只考拉、友盒、果小美、每日优鲜便利购、阳光乐选纷纷入局,早先还有领蛙、哈米科技、老虎快购。由此也引发了一场无人值守货架的混战。
但无人值守货架这一重商业模式一直以来的问题在于就在于战略部署、供应链和资金链。
2018年伊始,无人货架行业开始遭遇寒流。部分无人货架企业被爆出裁撤站点、压缩编制、收缩战线等。
此前人们对无人货架行业的预测是,它不能以现有方式独立存活,要么成为大的零售企业的其中一项业务,要么自身必须调整定位,至少要充分正视物流、防损等各方面的困难。
从供应链成本来看,易果集团联合创始人金光磊曾经提到对无人便利货架哈米的投资,易果给哈米提供供应链的支持,包括商品、物流、消费数据的分析。有了系统的仓储、配送和运维的支持,哈米的履单成本可以降到流水的15%左右,同业数据则是流水的80%~200%。可见物流体系与系统支持的完备与否,直接导致成本差异悬殊。
布点的竞争颇令人头痛。曾有猩便利的员工2018年1月在陌陌上爆料,“公司在战略部署上偏差太大:三四线城市,一拍脑门就开了。但是,白领需求多样,货品种类要丰富,不可能只放自己的货……开了之后后期的供应链跟不上、资金也不充足,没开一个月就撤了或者关了。”
除了运维成本,布点的竞争,最让人看不明白的便是这一模式背后的货损率。
在新零售资深专家、顾问云阳子看来,无人便利货架的货损率最高可以控制在5%以内,但这要取决于所布的点位,像腾讯、阿里等这些员工素质较高的地方,货损率明显就低,但这一情况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公司。
此前,用点心吧COO易涛就中止了自助零食货架的推广,维持既有站点运转的同时,他们团队开始转向自助零食售货柜的研发。“只要有人知道拿了东西可以不给钱而且没有后果,他就会扩散。”易涛认为国民素质,或者说人性带来的挑战要比他预想的大很多。
不仅是猩便利经营遇阻,便利蜂也被爆出现裁员转型。原迅雷创始人、远望资本创始人程浩认为:“普遍的VC都认为无人货架的风口结束了,甚至很多VC当时就不看好这个赛道。”
就此事,《商学院》记者咨询云阳子,他给出的回复是,在2018年3月,有几家投资公司(包括一家管理百亿美金的投资公司)咨询过他同样的问题。云阳子建议:无人货架这个赛道是成立的,大家不看好时,估值低更加要投;猩便利是便利店行业的破局者,很可能成为便利店领域的新零售样板工程。
云阳子提到,猩便利是做办公场景的便利消费,实体终端采用新型便利店+无人货架的“蜂窝”模式,线上便利店做半径500米区域的深度覆盖,重新定义便利店。
1、核心品类:聚集办公场景即时消费,核心做“三餐+下午茶”。
2、门店场景:门店场景体验更好,增加更宽松休闲餐饮区,店仓一体化,可自助购物。
3、智能无人货架:做为门店的终端延伸,50米内近场销售,必须全数字化运营。
4、线上便利店:做为门店的空军,500米半径深度覆盖,通过商品与服务经营用户。
5、从模式角度看:新型便利店+无人货架+线上便利店的组合进攻,基本是降维打击传统便利店(包括日系便利店)。
“猩便利的问题是步子迈得太大,经营上有瑕疵,但不能否认其开创了便利店新零售模式:基于实体门店+无人终端的(半径500米)区域电商。这是世界首创,值得大家尊重。”云阳子说。
此外,随着破局者的出现,办公场景的便利消费,竞争会非常激烈。云阳子认为2018年便利店新零售的焦点战会集中在上海,破局者与跟随者会抢着把新零售模式跑出来。
这其中包括几个门派。
一是无人货架派:虽然死了很多,还是有巨头加入。比如:每日优鲜,饿了么都是不可忽视的主力军。
二是新型便利店派:猩便利与便利蜂都采用新型便利店+无人货架布局。
三是日系便利店:这是中国最懂零售的一批人,又有商品供应链优势,罗森、全家都是不可轻视的力量。
“特别注意一点,这场便利店大战,是要站在消费者角度重新定义便利店。”云阳子说。
2018年4月2日,阿里巴巴宣布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饿了么旗下无人货架品牌饿了么NOW宣布在上海区域实现盈利。
如果说饿了么NOW能够借助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降低运维成本,那么收购这一领域的领头羊企业,前景和钱景依然是可预期的。
此前,司江华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到,这场战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现在的标志是,没有供应链的玩家很快在市场上会被自己拖累住,在竞争中慢慢的落败。到下一个阶段,就是谁先可以拿到一定数量的点位,比如说谁先拿到30万、40万的点位数,谁就可能在竞争中胜出。如果猩便利纳入阿里的体系,与饿了么NOW成为阿里旗下本地生活服务的业务序列,成为阿里生态圈的一环,共享阿里的资源、物流体系和数据平台的支持,那么这场战争的两个阶段的问题或许都将迎刃而解。
(文章来源:《商学院》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