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不起来的鞋王百丽:多品牌成负担,电商发展乏力
百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去年经历了上市九年来的首次业绩下滑,当时高管放言“如不转型,集团会慢慢死去”。一年后的今天,百丽国际发布有关收购事项的停牌公告,引发业内猜想。
实际上,百丽国际昔日鞋王地位已动摇,利润下滑严重、鞋类主业不振,百丽国际迎来有史以来最难的转型大考。
业绩欠佳 传言将被收购
在实体商业走下坡路时,以实体店为主渠道的品牌商,日子愈加不好过。
近两年来,笼罩在业绩下滑、频频关店阴云下的百丽国际,近日传出或将被鼎辉投资以57亿美元的金额收购,而百丽国际也在4月18日公布一则为“性质属股价敏感”的暂停买卖公告。
百丽国际鞋类业务业绩一路走低,财报数据显示,2014年鞋类收入占总体收入的比例为57.6%,到2016年上半年该数据降至44%。在2015/2016财年,百丽国际在内地减少鞋类自营零售网点366家。对于业绩下滑,百丽国际关闭门店、节省开店成本对业绩颓势也无力回天。
竞争加剧 传多品牌成负担
作为中国鞋业市场中屈指可数的公司,百丽国际旗下拥有百丽、天美意、百思图、他她和思加图等十多个自营男、女鞋品牌。但多品牌背景下的定位不清晰、款式更新慢让消费者对百丽国际的品牌兴趣渐失。
国内服装行业战略专家、UTA时尚管理集团中国区总裁杨大筠表示,对任何时尚品牌来说,创新设计是生存的灵魂,但百丽国际却“品牌太多,流行速度太慢”。与此同时,品牌众多对集团来说,会增加设计创新的成本费用。
另外,杨大筠也曾在一篇评论中写道,“时尚产业是一项数十亿元的国际大事业,放眼今天的市场,无论你怎样理解,都不可能再以‘我做的是中国内销市场,我可以不关注国际品牌会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压力’为借口”。
电商乏力 遭遇转型难题
提到实体业绩下滑,很多人将矛头指向电商。尽管百丽国际早早意识到电商渠道的重要性,却没能从电商中得到太多好处。
在众多国际时尚品牌将电商作为进入中国的跳板时,百丽国际在2009年就开始了互联网渠道的转型之路。百丽国际先是在天猫、京东等平台布局网店,相继成立了淘秀网、优购网,后淘秀网合并至优购网。
之后在2013年,优购网也曾实现11亿元的销售额。在百丽国际的“进击”电商转型中,优购网却出现高层离职的重大人员变动,这对当时正在走上高峰的优购网来说,是沉重的一击。
赖阳认为,随着电商兴起,厂商、消费者之间的渠道趋向为零,百丽国际通过实体起家,旗下品牌众多,传统企业触网会“左右逢难”。自身电商发展,不仅让百丽国际原有的实体渠道受到冲击,在百丽国际内部也存在电商与实体的碰撞。
适当断臂 向轻模式转型
鞋类生意越来越难做,业绩下滑的鞋企不止百丽一家。达芙妮、星期六等女鞋集团在2016年均表现欠佳。
在鞋类市场的强劲竞争下,近日,百丽国际发布的2016/2017财年四季度数据显示,运动、服饰业务同店销售却增长了4.5%。
对百丽国际业务比例的升降,赖阳认为,百丽国际的运动服饰板块销售增长,在三四线城市运动服装市场尚未饱和,让百丽国际的运动服饰有了暂时的增长空间。
赖阳建议,现在电商使消费者与品牌商直接对接,弱化了中间渠道。无论是否被收购,百丽国际都应当改变现有的模式,重构自己的商业帝国。
姚力鸣认为,百丽国际在商业中属重资产企业,转型需要大量资本,还要有“断臂”精神,考验企业的勇气。
在产品层面,杨大筠建议,百丽国际应当朝着“个性化、小众化、性价比”方向转型。
小众化代表着百丽国际需要对旗下品牌精细化,明确品牌针对的客群,使品牌整体定位更加清晰;与此同时,产品的性价比应该提高,只有让消费者感觉物超所值,才能吸引更多的回头客。
(文章来源:选自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