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大文娱收购大麦网 从线上到线下的野心
2017年3月21日,大麦网官方微博宣布,大麦网正式加入阿里巴巴大家庭。该微博附上了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下文简称“阿里大文娱”)董事长兼CEO俞永福的公开信。信中宣布,大麦网CEO由阿里集团副总裁、阿里大文娱秘书长张宇出任,其原创始人曹杰、冯宇鸿夫妇将退出,曹任特别顾问。
阿里巴巴官方微博随后转发并评论说:“3月21日,大麦熟了”。 分析认为演出市场即将成为继电影、体育之后,国民经济增长的又一价值洼地,而这次全资收购意味着大麦网被正式纳入阿里大文娱战略版块。
虽为全资收购,收购双方对具体金额缄口不言。记者致电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阿里文娱内部人士表示该收购信息属实,当询问何时公布收购金额时,至今未得到确切回复。
不过按阿里惯例,向来是大手笔,自2014年上市以来,作为市值最高突破3000亿美金的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阿里不断传出扩张版图、高价收购的消息,2014年,16亿美金收购高德地图,同年42.07 亿元收购UC,2015年45亿收购优酷和土豆。而据俞永福2016年年底发给员工的内部邮件透露,未来三年阿里大文娱的投入规划将超过500亿人民币。想必大麦网的收购资金正是这500亿的一部分。
俞永福在公开信中透露了收购大麦网之后的业务规划:
1、完善线下基础服务。
“随着大麦网的加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线下基础服务环节的搭建,拥有更丰富的用户触及渠道。”以便将内容、 “一站式”服务及娱乐体验带给更广泛的消费者。
2、联动“线上+线下”资源。
大麦网将与阿里的各大业务之间形成协同作用——“作为大文娱板块重要组成的阿里音乐,将首先同大麦网实现业务打通。一方面,在线演出票务结合音乐应用,实现用户数据打通;另一方面,形成以粉丝、艺人、平台三方联动的‘线上+线下’音乐营销模式,实现阿里音乐的业务升级”。
大文娱版图的战略野心和可预见的“剧场热”
收购大麦网是阿里大文娱战略的一部分。据悉,自去年阿里巴巴宣布正式成立“阿里巴巴大文娱版块”以来,阿里大文娱一直致力于内部整合,一周前的3月14日,俞永福通过内部邮件宣布,原优酷土豆旗下的合一影业团队将整合加入阿里影业,加速融入到阿里大文娱。现在,该板块的力量又因大麦网的加入而得到了壮大。阿里大文娱包括大麦网、虾米音乐、阿里星球、优酷土豆、阿里体育等,目前主要是以优酷、虾米和大麦网为核心。
据统计,自2016年6月15日阿里巴巴宣布成立“大文娱”起,不到一年时间里,已经进行了超过10次的人事与组织架构调整。2016年10月31日,俞永福出任阿里大文娱董事长兼CEO,面对大文娱繁杂的业务,与协调困难、发展缓慢的现状,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阿里大文娱战略梳理脉络,为各个部门的合作搭建桥梁,为业务之间进行有效联动打基础。
根据不完全统计,阿里旗下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公司已经近30家,其中包括合一集团(优酷土豆)、光线传媒、华谊兄弟、博纳影业、华数传媒、新浪微博、虾米音乐、恒大淘宝俱乐部等。
对于本次收购,阿里官方的说法是:“一场持续三年的认认真真的恋爱,也是一场实实在在的水到渠成的婚礼。” 事实上,阿里与大麦网早在2014年7月已结缘,彼时,阿里以D轮投资人身份进入大麦,持有大麦网32.44%股份。而一直担任淘宝系网站管理职务的张宇担任大麦网CEO亦早有布局,2016年9月,合一集团总裁杨伟东出任阿里音乐CEO时,张宇以协助杨伟东工作的名义进入阿里音乐,今年3月3日,张宇则正式出任阿里音乐CEO。
张宇,阿里花名语嫣,于2004年3月加入阿里巴巴集团,担任淘宝网市场部总监。例任淘宝商城总经理、口碑网总经理、聚划算总裁。现任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文化娱乐集团秘书长,以及如今的大麦网CEO。
有分析认识认为,这场全资收购非常符合阿里的投资风格,先占股,然后再全资收购。阿里全资收购的逻辑一定是要么对于自身业务有非常重要大的补充或者是积极的战略意 义。而全资收购大麦,显然是出于盘活大文娱、增强线下演出业务以及打通其他业务的考虑。收购大麦的另外一个重要是线下演出火爆,潜力极大。
据2016年12月道略演艺产业研究中心统计,目前全国在演场馆大约为2255个,专业剧场大约有1000个。在所有演出场馆中,剧场闲置率达到27%;72%的专业剧场年演出场次不足30场;仅9个城市专业剧场年平均演出场次在55场以上。京津沪以外城市的剧场境况不乐观,二三线城市演出活跃率尤其低,年演出场次不足30场的占近70%。
而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出具的2013年-2015年的《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演出市场主体结构主要包括文艺表演团体、演出经纪机构、专业剧场。国内演出 市场按演出市场主体结构统计的收入规模由2013年的436.44亿元增长到2015年 的475.43亿元,年均增长率为8.93%。演出市场成为继电影、体育之后,国民经济增长的又一价值洼地。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卢向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998—2014年,总计投资大致超过1000亿元的剧院建设高峰期,把中国带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轮剧场热”而占据着70%的票务市场的大麦,可以预见,在即将到来的剧场热潮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阿里音乐目前依然是以线上为主,大麦的加盟无疑大大增强了阿里音乐在线下以及票务方面的能力。
完美婚姻的利益考量
大麦网方面,创始人曹杰、冯宇鸿发《一起放飞梦想,用音乐?美?爱照亮世界》内部信称, 此次并入已经与阿里磋商了近三个月,大麦过去的目标是聚焦票务,成为中国 的ticketmaster,接下来是要成为中国的livenation。Ticketmaster为全美最大的票务网站,而Live Nation是全球最大规模的演唱会推手,该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是演唱会推广,在美国拥有75个活动场地,并在世界其它地方拥有42个活动场地。根据2016年财报显示,Live Nation总收入达到84亿美元,实现连续六年增长。
由于黄牛猖獗,头部演出的票大部分都以高价流入淘宝、微信,因此大麦网并没有在门票数量掌握话语权,卖票创造的利润不可预期,因此,从去年开始,大麦网在内的各大票务平台都加快了向上游进军的速度,而大麦网宣布要成为中国的livenation,想必日后会在演唱会推广上发力。同时借助阿里资本资本进入更大的市场。
事实上成立与2004年的大麦网虽然已售票营生,近几年还专注于大文体业务的多元化整合营销,产品及服务横跨文化、体育、娱乐、游展及高科技研发等多个创意产业领域。旗下拥有自营大麦演出、大麦体育、大麦电影、大麦玩乐等多个独立运作的业务子品牌。
分析人士认为, 大麦的加入显然让阿里文娱手里有了一张线下票务的牌,不光是加码音乐业务,大麦和影业、文学也可能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比如和阿里影业联合涉足宣发业务,比如将用户导流到阿里文学,对IP进行扶持,相信在接下来,文娱应该会有更频繁的动作。除了票务之外,大麦网的核心定位与阿里大文娱的规划有着诸多重合。
实际上,在业务上,大麦网与阿里大文娱已然有过交集。去年5月中旬,阿里旗下的淘票票与大麦网合作打通后台售票服务。
尽管双方均称这是一段“双方充分了解且水到渠成的完美婚姻”,大麦完全融入阿里大文娱,是一个双方战略上经过慎重考虑的结果。但摆在大麦网面前的问题与其他的收购融入并无二致,大麦网如何融入阿里生态、公司治理如何兼顾规范、如何减少新老派系斗争所造成的内耗、如何让双方业务协同合作更加顺畅,都是需要时间检验。
同时,为外界忧虑的是阿里大文娱的亏损状况。根据2月17日晚间,阿里影业针对2016年全年财报发布一份盈利预警吸引了业内的极大关注。这份公告现实,截至2016年12月31日阿里影业预计录得净亏损9.5-10亿元人民币,相比在2015年度盈利约4.66亿人民币,阿里影业去年预期亏损主要由于淘票票为获取更多市场份额而投入的市场推广支出。从淘票票的大量输血到对大麦网的全资收购,也可以看出,阿里对票务市场的投入可谓花钱砸通路,以巩固其票务市场地位。
此外,目前微博舆论普遍希望阿里收购大麦网后,黄牛抢票的现象能有所改善,创造全新购票模式,避免出现王菲演唱会,放票数秒,被黄牛一扫而空的局面。
对于这场“政治婚姻”,注定没有永恒的激情,但愿有永恒的利益。
(聂萌 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