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城建再陷债券违约门 房企融资风向突变
12月13日,光大银行和渤海银行发布公告称,其承销的“11中城建MTN1”(债券代码:1182373)应于2016年12月9日兑付本息,截至兑付日日终,托管机构中债登未收到发行人支付的本息资金。
但这并非中城建的首单违约债券,该公司今年已经累计有三笔债券违约。缘何中城建一再陷入“违约门”?这是特例还是债券市场行情普现的危机?而在国内房企融资收紧的情况下,房企们又要如何解决融资需求。
据悉,本期违约的中票“11中城建MTN1”发行人为中城建,主承销商总额为15.5亿元,发行期限为5年,债券的发行利率为5.68%。到期兑付日为2016年12月9日,到期应付的本息一共为16.38亿元。
但到了兑付日期,承销商却未能代理发行人进行本期债券兑付工作。对此,中城建于约定的兑付日(12月9日)就已提前打了预防针:“本期中票截至兑付日日终,公司未能按照约定筹措足够资金,已经出现了违约。”
当时,中城建还打包票称,51%的控股股东北京中冶投资有限公司具有充足资金,并且愿意支持公司解决兑付问题,但是需要上级有关主管部门申报并获得批准,另外需要公司另外两个股东间共同商定认可,一旦手续完成即可兑付。
令人失望的是,直到12月13日,该期中票依旧没有得到兑付,而记者目前依旧无法获知未来具体兑付日期。“公司还没做好全额支付的准备。他称,不排除晚些时间会有资金,但不保证是足额还是部分兑付;公司正在尽全力,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中城建不愿具名的联系人透露道。
这并不是中城建首次违约。今年7月26日,中城建承认其境外2017年7月到期的25亿元点心债违约。四个月后(11月28日),中城建再次发生一起中票“12中城建MTN1”的利息违约。虽然该公司于后来将该期中票的利息足额划付至托管机构,未支付罚息,但依旧构成实质性违约。
这样的违约风险还将继续萦绕中城建的数笔债券。据海通证券分析师姜超预测,因中城建存续债规模大,公募的中票就达到96.5亿元。而信用风险担忧上升或通过产品赎回、机构去杠杆等向流动性风险传导,形成类似4月份的信用风险与流动性风险共振的局面,将加剧调整压力。
“中城建的违约并不是整个债券行业的普遍现象,而是特例。”国泰君安分析师刘斐凡认为,中城建的债券屡屡违约,不仅跟公司的资质有关也和公司自身的运营能力、业绩表现有关。
4月26日,中城建曾宣布其99%股权现由惠农投资基金持有,原全资股东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所持股权已由100%降至1%,公司的性质也由原来的“国企”身份转变成民企。
身份的骤然转变引来了资本市场的担忧,随即评级公司将中城建列入下调评级观察名单。为此,5月12日中城建向央行发紧急求助函,请求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稳定企业金融局势避免债权人动乱。但中城建向央行的求救举动并未打动投资者。7月22日,多家媒体称中城建点心债已违约,境内债券信用风险进一步加大。
虽然中城建事后对这起点心债的违约做了相关的努力,并依旧未能如期赎回。而该公司也开始意识到,公司性质的转变和债券的违约风险息息相关。为此,8月11日,中城建母公司公告其51%股权已由“北京中冶投资有限公司”持有,中城建及母公司的企业性质再次发生变化,民企再变身国企。
虽然“身份”得到提升,但曾经的违约经历留给资本市场的疑虑依旧不小。8月17日,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公告称,决定将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A+,评级展望为负面,并将存续期债券“11中城建MTN1”“12中城建MTN1”“12中城建MTN2”“15中城建MTN001”“16中城建MTN001”信用等级由AA-下调至A+,将可续期中期票据“15中城建MTN002”的信用等级由A+下调至A;并且将中城建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11月15日,联合资信再次将中城建主体信用等级、“11中城建MTN1”等五只债券的信用等级以及可续期中票“15中城建MTN002”的信用等级下调,而中城建也将继续被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
对于资本市场态度的变化,标准普尔分析师孔磊并没有感到意外。他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讲道:“中城建违约的事件对于债券评级而言是一件好事。可以促使债券市场的定价更为客观、理性。”
“一直以来,很多国企和央企发行的债券的价格、评级和风险并不匹配。投资者应该更多地关注企业发展的基本面,而不是公司是否有国企背书。企业背景可以作为一个补充优势而不是主要优势。”孔磊进一步分析道,“绿地的云峰债违约、特钢事件都告诉我们国企未必是还款的金字招牌。”
而从中城建集团的2016年第一季度财务报表也不难看出其偿债压力较大。截至2016年3月31日,母公司资产合计809.32亿元,负债合计583.47亿元;同期货币资金余额56.93亿元,较上期大幅减少39%。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31.77亿元,较上期骤减55%。
虽然建筑公司仅是房地产行业的一环,但亦不难从中窥见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
据统计,2016年,房企私募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刷新了历史纪录,合计融资额度达到了11156亿元,这也是历史上首次破万亿元,同比涨幅达25%。而中城建的点心债、存续期债券也仅仅只是构成上述数据的一份子。
不过随着政策队房企产融资的收紧,对发债监管的趋紧,房企在国内发债越来越难,价格越来越高,风险也越来越高。
10月21日,银监会召开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要求银行规范各类贷款业务管理,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加强理财资金投资管理,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加强房地产信托业务合规经营。一周后(10月28日),上交所再出“重拳”——《关于实行房地产、过剩行业公司债券分类监管的函》。该函明确房地产企业的公司债募集资金不得用于购置土地。同时,该规定还细化了房企发债的准入门槛。
接连的政策意味着房企融资格局或将再度发生改变。数据显示,10月单月融资684亿元,而在11月到日前融资仅有195.4亿元,10~11月的融资额相比8~9月下调了61%。
有意思的是,房企的融资难题也使得房企中与财务相关的职位成了离职之最。根据公开信息披露统计,自今年12月1日以来,A股已经有9家上市公司的13位房企高管离职,在这其中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占比过半。
为此,受制于政策的房企也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12月2日,在香港上市的融信中国发行了年息6.95%、期限两年的1.75亿美元债券,并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12月7日,碧桂园也宣布,发行10年期3.5亿美元优先票据,票息为5.625%。
(赵思茵 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