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电商“迷途”
沃尔玛在电商时代明显落后了。除了在美国市场上无法比肩亚马逊之外,在中国市场上,沃尔玛通过收购所获取的电商平台也正在遭遇各种不利的传闻。
2012年沃尔收购电商平台1号店,到2014年9月,沃尔玛持有1号店51%的股份。但是1号店与沃尔玛的交集更多的体现在商品采购、物流方面。一方面,1号店已经开始使用沃尔玛的直采商品,比如沃尔玛子公司的ASDA独家和1号店合作,在1号店销售其品牌产品。另一方面,1号店也销售沃尔玛自有品牌的商品,Mainstays/明庭、Great Value/惠宜、Select Edition 爱逸特选三大品类的400多个SKU(最小存货单位)。
然而,相比于沃尔玛所销售的几百万个SKU来说,几百个SKU的合作实在是太少。用沃尔玛内部工作人员的话说,目前沃尔玛与1号店之间,在供应链上有协同,但是非常小的一部分。
协同之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协同之难
1号店副总裁程峻怡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1号店正在推出一项为期三年的战略,即针对‘辣妈’‘丽人’最需要的产品进行品类布局,比如丽人会涵盖吃、喝、美容、美护、流行百货、时尚电子等品类,辣妈会涵盖母婴用品、居家摆设、小型家电等。首先要在这些领域上做到品类全,其次要突出这些品类的产品品质。”1号店之所以在总体布局中针对“辣妈”“丽人”,是因为1号店女性顾客占比超过2/3。而反观沃尔玛,逛沃尔玛的人群,相当一部分是高收入男性人群,作为线下品类最为齐全的零售商,沃尔玛的线上野心肯定不只限于销售“辣妈”“丽人”所喜好的商品。
目前沃尔玛在中国开设的门店有400多家,其中80%处于2~4线城市。这种2~4线城市的布局结构与1号店大城市女性消费人群的特征也出现了差异。
上述差异的存在,让沃尔玛与1号店在O2O(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上的闭环很难完全实现。所以,沃尔玛中国区公司事务高级副总裁博睿(Raymond Bracy)在公开场合才会表示,“我们在美国的电商叫做沃尔玛.com,很多人认为它是除了亚马逊之外最大的电商品牌。现在沃尔玛.com在中国的线上店没有开,我们在未来会考虑开。”
对于1号店,博睿的态度是,“1号店有我们51%的股份,我们是大股东。另外还有其他网上零售商,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
中国挑战
沃尔玛要想独自在中国布局自有的电商平台,却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长期以来,沃尔玛在零售市场最大的优势就在其全球采购能力和精细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强大的供应链管理优势和全球采购的议价能力,让沃尔玛在产品品类以及价格上具备足够的竞争力,这曾经是国内电商企业普遍欠缺的能力。
但是,伴随国美、苏宁等在供应链领域的逐渐成熟,京东在上市过程中所昭示的强势供应链,沃尔玛在中国的供应链优势正逐渐弱化。更有甚者,不够强大的沃尔玛门店扩张覆盖面,以及尚未建立完善的在中国本土的全国配送体系,正成为沃尔玛的软肋。
举例来说,苏宁、国美目前都有1600家左右的门店,对应中国城市发展的布局,国美、苏宁的门店调整计划已经完成或基本接近尾声,而沃尔玛的门店布局则刚刚开始调整。
沃尔玛2013年宣布,在2015年底之前,公司将在中国关闭25家门店,同时在中国计划投入6亿元,建第一个购物中心,拟建的购物中心有3~4个。显然,这是沃尔玛在进行线下店面的布局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在O2O时代,线下门店的布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了担当体验店的角色,还可以在供应体系中充当库存和配送的角色。
在美国,三分之二的美国人口都住在沃尔玛门店周围5英里(约合8公里)的范围内,每天都会有卡车穿梭于全美各地,为各家门店补充库存,这种模式将极大地降低配送成本。而工作人员会直接推着购物车,从沃尔玛连锁店的货架上取下商品,然后打包邮寄给数百万的美国人。
尽管沃尔玛中国目前也支持店面送货,但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这种送货不但麻烦,而且消费者要自己付费,这与中国本土竞争者的“免费送货,一日三达”等服务效果相去甚远。仅有的四五百家店铺,也难以实现其在美国的电商布局。
沃尔玛能否在中国电商平台的关键投资上狠下工夫值得关注。众所周知,在电商平台方面,IT系统、物流系统的投资巨大,但过去两年,沃尔玛在这一领域的投资并不显著,对1号店更未看到追加投资的计划。
美国公开的数据显示,沃尔玛2013年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投入为4.3亿美元,但有多少分摊到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不得而知。不过,博睿表示,“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我们过去是投资不足的,现在我们正在追加这方面的投资。”
(屈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