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黄金时代!冯仑“挥别”万通地产实控人
10月18日,万通地产对外发布公告称,公司大股东嘉华东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嘉华东方”)拟受让洋浦耐基特实业有限公司(下称“耐基特”)持有的海南万通御风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万通御风”)51%股权,由此变相完成对上市公司的增持,但亦同时触及要约收购红线。因此,嘉华东方对外披露了一份拟每股4.3元的要约收购方案。
不过,这一明显低于万通地产近期股价的方案,甫一推出不仅遭到众多中小股东吐槽,更在一日后,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函问询,焦点即是要约收购价格过低的原因。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今年10月10日,嘉华东方与耐基特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后者同意将其所持有的万通御风51%股权转让给前者,由此万通御风将成为嘉华东方的全资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万通御风直接持有万通地产现第二大股东——万通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通控股”)20.07%股份,万通控股目前持有上市公司30.30%股份。
上述股权转让成功后,嘉华东方在此前已经持股万通地产的基础上,通过这一变相增持,合计将持有上市公司65.96%股份。其中,直接持股35.66%,通过万通控股间接持股30.30%,掌握上市公司绝对的控制权,但也同样因此触发要约收购条件。
尽管此后嘉华东方在对外披露要约收购方案时,即明确表示不以万通地产的退市为目的,但相比于近期的股价,要约收购价格仍低得有些“诚意不足”。
根据10月18日万通地产发布的公告显示,此次嘉华东方拟以每股4.3元的价格,对公司其他股东发起要约收购,收购金额的上限为25.56亿元。
对于给出这一价格的缘由,嘉华东方表示,根据有关《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其以此前6个月内取得万通地产股份所支付的最高价格即为4.3元/股。
去年7月,万通地产曾对外发布了一项定增计划,定增价格即为每股4.3元,且认购方正是嘉华东方。
不过,对于嘉华东方的这一要约收购价格,中小股东并不满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小股东抱怨,“4.3元(每股)的价格根本就是(嘉华东方)做做样子”。
除中小股东外,上交所亦同步下函,希望万通地产及嘉华东方能够解释,后者在采取的定价方式上,与此前非公开发行股份认购的有限售条件流通股及此次要约收购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是否为同一种股票。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上文嘉华东方与耐基特的股权转让顺利完成,前者不仅对万通地产的控制权愈大,也预示着冯仑离这家地产公司愈远。
冯仑
早在去年7月,嘉华东方欲通过定增进入万通地产,即预示着冯仑的逐渐淡出。彼时在还未有定增方案前,万通地产的第一大股东还是万通控股,其持有上市公司51.16%股份,冯仑则是实际控制人。
但随后45亿元的定增方案一经发出,若成功完成,万通地产的第一大股东将变更为持股32.37%的嘉华东方,实控人也将变为王忆会。
尽管上述45亿元的定增案并不一帆风顺,但经过方案调整的一年后,嘉华东方与王忆会仍旧分别成为万通地产的第一大股东和实控人,万通控股和冯仑开始淡出。
一位地产圈资深人士透露,王忆会与嘉华东方并非突发奇想地控股万通地产,而是王忆会此前是万通地产前身先锋股份的第三大股东和副董事长。
“两人(王忆会和冯仑)关系比较密切,很早就相识,并且一直都有联系。这次嘉华(东方)选择入主万通地产,可能也是后期有什么运作。”上述人士说。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嘉华东方设立于1992年,注册资金1.92亿元。如今,这家公司已成为业务领域涉及房地产开发、医疗健康、体育产业、节能环保、现代农业、通讯技术、会展服务、矿业投资等八大业务板块,而王忆会以82%的持股,是公司绝对的掌舵人。
另一方面,万通地产尽管此前由冯仑掌舵,但面对近年来的地产热,这家老牌地产企业似乎并未抓住这个红利,相反在去年,更出现6.12亿元的亏损。在此前的2014年,万通地产的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样亏损逾8155万元。
“地产业务一直不温不火的,这次嘉华(东方)彻底掌权后,考虑到其底下众多的资产,未来的运作是可以想象的。”上述地产圈资深人士说。
据了解,长期的业绩疲软让大小股东对万通原管理层包括冯仑颇有不满,甚至有心急的股东认为一心扑在立体城市和美式资产模式上的冯仑,只是将传统地产业务当成其它业务的来钱渠道,并不care企业的发展。
新世纪初时候,有人这样评价冯仑和他的万通集团:“万通集团一脚踩在房地产,一脚踏在金融 界,冯仑的战略布局是大手笔,但万通集团却未如日中天。万通的房地产不如脚踏实地的万科集团做得好,甚至不如曾在他手下任过总裁的潘石屹的现代城。万通新世界商城一度想做成北京最高档的百货店,现在却沦为小商品市场。”
据《中国房评报道》报道,冯仑本人自2011年卸任万通地产董事长之后就极少再干涉相关地产事务。你可以在《中国合伙人》中看到他,也可以在阿拉善的慈善活动和各种文化读书活动中看到他,剩下的时间他基本在演说立体城市这个美好的概念。对于这样一位无心恋战的大佬和一群无法坐视利益受损的股东来说,股权控制权的转让是一个有利共识。
随着房地产告别躺着赚钱的黄金时代,第一批中国房地产业中崛起的大佬们开始逐渐告别主营房地产业务,虽然其中不乏“个人志向”“归隐田园”这样正能量的原因,但事实似乎更加残酷。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