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怎样“下沉”到农村
不久前,京东集团创始人兼CEO刘强东和“穷人银行”格莱珉银行创始人、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共同出席京东集团与格莱珉中国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虽然京东的互联网农村金融模式的亮点尚不清晰,但与尤努斯的合作,对于初涉金融不久的京东来说无疑大有帮助。
尤努斯被誉为“国际小额贷款之父”,他最早开创了小额贷款服务,专门向因贫穷而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农村创业者提供小额贷款。
出身于苏北农村宿迁,在农村生活过18年,刘强东对农村高利贷的疯狂有深切体会。“2013年回老家,我走访了很多村民,90%以上的家庭都借过高利贷,平均利息高达每年60%,也就是说借100元钱,一年要还60元钱利息。”
刘强东希望通过格莱珉小微金融模式,再加上京东的电商平台,在中国创造全新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最终让京东渠道下沉战略遍布到中国村镇市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是京东最先划定的目标区域。
而苏北恰巧也是“格莱珉中国”在国内开展业务的地区之一。在苏北陆口村,格莱珉中国团队在格莱珉银行资深专家萨克尔带领下开展了不少工作,比如,为中国乡村妇女提供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服务。
艾瑞咨询集团高级分析师王维东表示,目前电商在一二线城市过于饱和,用户渗透率高。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中国互联网的未来市场是三四线城市,以及广大农村市场。农民可能买不起电脑,却买得起可以随时上网的智能手机。“作为电商,京东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随时监测贷款资金的流向,以确保资金不挪作它用,从而保证资金安全。”王维东说。
尤努斯本人一直强调“小额贷款不是为了挣钱”,但上市公司却要保证自身盈利。对此,刘强东表示,双方的合作是两个渠道:首先京东会向格莱珉中国捐款,促进格莱珉银行模式在中国尽快启动落地;其次,借助格莱珉银行模式进行创新,在中国农村实践中找出一条适合商业型企业可持续的微型贷款商业模式。
将格莱珉银行模式引入中国,刘强东不是第一人。二十多年前,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国务院参事室参事汤敏和茅于轼都做过类似的尝试。
在此期间,汤敏也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中国的小额贷款,如果完全走商业化模式,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因为要追求利润,多数小贷公司不能真正深入农村,把钱贷到农民手中。
一位从事P2P研究的第三方中介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国内,专门从事农村小微贷款的不良率高达10%~20%左右。
格莱珉银行独特的“五人小组、中心会议”模式,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监督,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保证了商业贷款的安全和持续性。而据接近格莱珉中国的消息人士透露,格莱珉中国在苏北农村的小微贷款的还贷率高达97%。这一数字虽然比格莱珉银行在孟加拉国内贷款还款率(98.89%)略低,但也相当惊人。
刘强东承诺,京东在农村地区提供的利息至少比现在的利息低一半,甚至更多。
京东的做法其实是省掉中间环节,提供端对端的服务。之前,由于渠道层层盘剥,种子、化肥、农药到达农民手里,价格早已翻了几倍。“经过互联网金融模式和京东的平台,我们希望连接品牌所有者、生产者和终端消费者,把农业物资直接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而且会让‘京东白条’同步发展下去,也就是通过赊销的方式送给他们,等农民收获时再还钱。” 刘强东表示。
不过,下沉至农村金融市场,对于京东而言,也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物流端。能否及时准确地配送至想覆盖的广大的农村市场,这不仅是京东面临的挑战,也是整个物流行业面临的挑战。”王维东分析,“第二大挑战是产品质量。如果通过京东平台销售种子、化肥等农资农具,京东如何在后端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夏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