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之舞:探寻万达转型快跑背后“秘密”
万达集团近日公布了的2015年的成绩单——集团资产达到6340亿元,同比增长20.9%;收入2901.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9.3%,同比增长19.1%;预计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商业地产业务收入1904.5亿元,同比增长4.4%;文化产业收入达到512.8亿元,同比增长45.7%。
从收入结构上来看,万达商业地产的收入增速放缓,但是文化产业的收入却在大幅攀升。对于正在第四轮转型战略中的万达来说,这是过去一年努力换来的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万达是一家战略和愿景都很清晰的企业。如此体量的组织,能达到这样的成长速度,与万达一贯“说到做到”的作风不无关系。强有力的执行力一直是万达的核心竞争力,在开拓转型的当口依然能一以贯之,难能可贵。成长也来自于对价值创造的逻辑的遵循。与许多传统企业追逐风口,随波逐流的被动适应不同,,万达的转型体现了一种主动求变的精神。
作为2015年启动的万达历史上第四次转型,舵手王健林希望,能带领万达转向服务业。王健林曾说过,到了2020年,商业地产全部净利润的三分之二要来自租金。而根据数据显示,去年万达广场租赁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30.7%,租金利润占万达商业利润比重预计超过35%。
从财报数据来看,2015年,万达院线收入80亿元,同比增长49.9%。其中票房63亿元,同比增长49.6%。万达金融集团收入208.9亿元,完成年计划的697%。在去地产化的中心战略下,万达在文化、金融板块的增速还会持续。未来,商业、文化、金融将成为万达的三驾马车。
2015年的行业主旋律是跨国并购。万达新近也以35亿元美元并购了美国传奇影业公司,将目光投向了上游影视制作,进一步延伸海外资产链条。而这家好莱坞知名公司拥有诸如《魔兽世界》、《蝙蝠侠》、《盗梦空间》、《哥斯拉》、《环太平洋》等享誉世界的电影IP版权。
万达所做的转型也好,并购也好,最大的契合点在于国内的消费市场。出去买买买也不盲目,而是遵循了战略的逻辑。随着消费升级,国人对于品质娱乐的需求日益凸显,国内电影IP鏖战正酣。包括万达投资150亿元建立3座高端医院,也是顺应国内医疗行业的大势所趋。
万达目前的动作,是结合内部资源去顺应外部趋势的一种体现。
对于内容制造相对空白的国内影视圈来说,要追赶美国的水准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和付出巨大的代价,即便这样也未必具有影视相关的文化基因。但是收购是最有效的途径,传奇影业具备制造内容的顶级功力。想要占据中国的电影市场就要占据更高的山,最终既能辐射到全球,也能覆盖到本土市场。
但收购也有劣势,不是收来的东西就是你的,当心水土不服。文化相关的核心价值是人才,如何激发人才活力,如何为人才提供创作空间,这对于一贯奉行强执行力的万达来说是一个挑战,毕竟文化领域的人才极有可能是天马行空、自由散漫的员工。
收购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跨国、跨文化的收购更应注意到这点。
总的来说,轻资产的日子比重资产的日子好过,是一种更为优逸的模式。从长远而言,万达也要找到天花板更高的行业,让客户愿意花更多的钱,吃喝带来的消费有限,但玩乐的体验还可以不断升级。
万达在过去一年的转型成效显著的原因,与王健林本人强有力的领导作风不无关系,减少了转型推进中的摩擦力。此外,包括与万科的合作,使得万达在过去十多年积累下来的不只是一堆房子,除了这些硬件还有更多优质的软件,万达的管理、王健林的眼光、团队的执行力等等,都是助力转型的关键因素。
在金融层面,万达的战略需要走出差异化的逻辑,肯定不能与四大国有银行做金融是一个路子,也不能复制阿里和腾讯的模式,需要结合自己的优势另辟蹊径。王健林不是哪里热就去做什么的人,他可以容忍从长远看必须做的新业务烧钱不盈利,但是未来的价值创造何在,则是他会不断追问的话题。
转型从来都不可能一帆风顺,集团的内部“震荡”和摩擦必然无法避免,万达愿意为之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在面对接踵而来的挑战面前作何选择。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修炼新的功力,磨炼出组织的韧性和凝聚力,将决定万达的未来。
(作者 吕晓慧 系北京大学BiMBA商学院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管理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