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到2000岛民举报昔日造假 獐子岛14.5亿定增或再度中止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一年多以前獐子岛(002069.SZ)的冷水团事件至今还令资本市场心有余悸。虽然獐子岛、当地政府、以及证监会的各方调查最终对该事件的确认结果为自然灾害,但是,一个2000岛民举报当年冷水团事件造假的新闻,让整个事件的发展重新回到了起点。
2000岛民举报
1月11日,有媒体发布报道《2000人实名举报称獐子岛 “冷水团事件”系“弥天大谎”》称,从獐子岛上多名居民(也是獐子岛集团股份受益权人)处获得了一份2000人签字的实名举报信,举报信表示2014年的“冷水团造成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事件”的原因是提前采捕和播苗造假,并非自然灾害。
1月12日早间,獐子岛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称,就2000人实名举报事件,未发现相关纪委网站实名举报的公开信息,初步核查后发现媒体报道与公司事实不符。
对于冷水团事件的调查,证监会早已有定论。2014年12月5日,证监会网站消息称,针对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巨亏”事件,证监会组织由大连证监局牵头,广东、山东、湖南、云南证监局和深圳交易所派员参加,成立20余人的专项核查组,于2014年11月10日至11月27日对獐子岛进行了现场核查。
当时证监会在核查结束后公告称,未发现獐子岛2011年底播虾夷扇贝苗种采购、底播过程中存在虚假行为;未发现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行为;獐子岛存在决策程序、信息披露以及财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
然而,证监会的公开调查结果并未打消投资者的疑虑。
会计人士的分析是,如果獐子岛管理层有心造假,各个原始工作记录都可以提前准备好的,参加盘货的人根本无法统计海底的生物性资产的量,难不成要让会计师下海去逐个捞一遍吗?
不过,当2016年1月11日媒体的报道刊出来之后,内部人的举报再次掀起了沉寂一年之计的冷水团事件。虽然,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媒体报道不实。不过1月12日晚,一篇名为《大连市长海县纪委回应称“已核查完獐子岛2000人实名举报”》,将獐子岛1月11日的关于“未发现相关纪委网站实名举报的公开信息”进行了证伪。
输血定增没戏?
无论真相如何,只要调查仍在继续,短期之内獐子岛的定增计划很难通过证监会的审批。
极度缺钱的獐子岛,通过定增向市场圈钱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早在2014年6月,也就是獐子岛冷水团事件以前,獐子岛曾公告拟以12.6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7936.51万股~10873.02万股,募集资金区间为10亿元~13.7亿元,计划该笔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在此之前,獐子岛已经从资本市场拿走33亿元了。
随着冷水团事件的爆发,獐子岛不得不于2014年11月14日撤回定增申请。
时隔半年以后,獐子岛2015年6月停牌,8月复牌后拟以17.24元/股的价格向6名对象定向发行不超过8410.7万股,募资不超过14.5亿元,用于种业平台建设项目、O2O新业态建设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其中偿还贷款的规模约11亿元。
不过,由于獐子岛复牌后股价迅速下跌至增发价以下,这次定增最终搁浅。时至2015年11月,急缺资金的獐子岛再次停牌后,复牌称重启定增计划。
其中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拿出2.5亿元进行投资,而正是这笔投资,激起了2000岛民的举报。
据媒体报道,2015年11月26日,獐子岛集团与其大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签订《股份认购合同》,后者拟以现金约2.5亿元参与认购獐子岛集团非公开发行股份,而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已经一年多未向岛民发放股份分红,2014年半年的生活保障金至今未发放。
资金链极度紧缺
在定增将会受影响的情况下,獐子岛的财务状况如何呢?
2015年一季度,虽然獐子岛短期借款金额有所减少,但其长期借款已从年初的6.42亿元增至9.64亿元,增幅逾五成。
与此同时,银行借款规模的快速增加,也让獐子岛财务压力有增无减。2015年第一季度,该公司财务费用已达4254.43万元,同比增长高达112.32%,而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银行借款增加,导致利息支出增加”。
另据獐子岛公告,截至2015年9月30日,公司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合计超过33亿元,与2014年全年借款总额持平。有息负债占净资产的比例为287.3%,高于2014年全年水平。公司资产负债率达到75.45%,低于2014年的76.29%,但高于2012年的48.04%、以及2013年的54.07%,也处于高位水平。
作为长海县的品牌企业,当地政府对于獐子岛的扶助可谓用尽全力,可对于獐子岛不断攀升的负债却是杯水车薪。
獐子岛2015年三季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的总资产为47亿元,净资产为11.29亿元,而总负债则为35.47亿元,扣非净利润为-3408万元。
马靖昊告诉记者,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总资产都会由于估值方法的不同形成一定水分,而负债端则是实实在在的金额,无论是银行借贷还是其他借贷,都要连本付息进行偿还,33亿元的借贷仅一年利息成本恐在数亿元,极度影响着獐子岛的净利润。
獐子岛的另一大危机,在于其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高比例质押。
(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