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航空再度井喷
2015年伊始,总部位于广西南宁的北部湾航空就宣布首航,开通了南宁前往海口的首条航线。
北部湾航空由海航集团旗下天津航空与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共同出资成立,总注册资金30亿元,其中天津航空现金出资21亿元,占注册资本70%,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出资9亿元,占注册资本30%。
北部湾航空的首航只是地方政府对于航空公司热忱期望的一个缩影。仅仅以海航集团为例,截止目前,海航已在国内多个地区成立了地方航空公司,包括总部位于天津的天津航空,位于重庆的西部航空,位于昆明的祥鹏航空,以及2014年成立的乌鲁木齐航空和福州航空,还有2015年首航的北部湾航空及尚待审批的桂林航空。
一位民航业分析人士称,除了民航对于当地经济拉动作用以外,本土航空公司更承载着区域形象和软实力的作用,同时它与机场、高铁等基建设施一样,是地方政府看中的政绩工程。
而航空公司通过出资控股地方航空公司的形式,可以获得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支持,获得地方主要机场的优质时刻资源,扩大地方市场份额。而背后不能明说的原因,还包括地方政府给予土地配套支持和现金注资,可以极大缓解航空公司的现金压力,同时,航空公司可以用手中现有的机队进行腾挪,可谓是一桩两全其美的生意。
正因如此,自从2013年底民航局重新打开航空公司筹建的大门以后,各路资本就纷纷开始递交申请。目前国内共有52家公共航空运输企业,2014年新增的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就达到6家。
进入2015年,尚有宁夏货运航空有限公司、杭州圆通货运航空有限公司两家货运公司以及龙江航空有限公司正在筹建。此外,还有6家航空公司正在申请筹建,分别是红土航空、狮瑞航空、江西航空、多彩贵州航空、安徽海富航空和桂林航空。
尽管目前国际油价的下跌为全球航空业带来了利好,但是国内航空市场的增速已经出现了放缓,以至于民航局用“新常态”来形容结束高速增长的航空业。那么地方航空的筹建是否带有冲动和盲目性,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果没有客源和货运的有力支撑,单纯依靠政府意志和补贴来进行市场运营,地方航空迟早会成为负担。
(柴莹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