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鸣:破解互联网焦虑症ABC
到底一个企业该怎样开始互联网化?为什么很多企业都开发了自己的APP,产生实效的却凤毛麟角?如何才能让大数据变活,产生真正的价值?
如今,互联网思维变成一个非常混乱的词,并迅速演化成“互联网焦虑症”不断蔓延。焦虑是因为对互联网不够了解、有些害怕。到底什么叫做互联网化?传统企业该如何做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又该如何把大数据变成真正能够创造价值的数据?
在第二届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中国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参谋长曾鸣表示,传统企业唯有厘清这些看似ABC的问题,方能破除对互联网的恐惧。
如何实现互联网化
到底一个企业该怎样开始互联网化?曾鸣总结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在线。即上网建立一个服务客户、与客户沟通的渠道。小到开个淘宝店、开个微博、开个微信公众帐号,都是在线。这是互联网最根本的第一步。互联网的本质是最终把所有人、所有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连接起来,只有在线,方能让自己和这张网连接起来,不至于被边缘化。
比如余额宝,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非常创新,因为仅仅是把货币基金这样一个简单的产品放在互联网上让它在线,就能够在一年不到的时间达到几千万的用户,甚至让天弘基金成为全球十大基金之一。其源头仅仅是因为迈出了第一步:在线。
曾鸣强调,在线,表面看非常简单,实际上对一个企业的挑战非常大。因为通过在线要真正能够实现低成本、够方便、很安全地服务好海量用户。首先必须要能够覆盖海量用户,成本还要足够低。余额宝如果不是用互联网的方法这么低成本地服务上千万客户的话,其收益根本没有办法覆盖成本。
另外,在线还要求非常强的技术。“网站一天有几百人访问没有问题,几万人访问也很简单,但能不能撑得住一天有几百万、几千万人同时访问?这个技术要求就非常高了。”
第二步互动。互联网技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可以双向互动的技术。互联网之前的技术都是单向的传播,一对多的传播。当一个企业的产品在线以后,最重要的价值是终于可以和自己的用户开始实施互动。
“几年前讲电子商务的时候,大部分人理解的电子商务只是渠道成本的节约,完全忽略了电子商务最核心的本质是:一个企业第一次知道谁是自己的客户,并和自己的客户可以有一个直接的连接。”和客户直接连接之后就可以产生一系列的互联网服务方式,比如产品的快速迭代。互联网产品为什么能够快速迭代?是因为用户给了最直接的反馈,企业可以根据反馈数据实时修正产品,更好地服务客户。
比如传统服装企业最担心存货,很多企业都死在这上面。对一家在互联网上运作的企业来说,解决存货可以有非常多的方法。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从源头即在新产品研发阶段就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手段从根上解决存货问题。比如,一个设计师设计一百件产品,以六七折的折扣价为VIP客户提供优先在线购买试穿的机会,纳入VIP客户的奖励计划。通过这一百件商品的VIP实际购买行为可能会发现,其中5件商品购买的人很多,20件商品根本就没有人买。从而据此决定最终新产品的下单。“这种新产品的发布流程准确度就高了很多,原因是消费者直接参与了整个过程。”
第三步是联网。前面两步还局限在一个企业和它的客户之间的一对多的互动,但互联网最大的价值是点对点最后都连成一张网;“对于一个小的个体来说,融入一张大网是获取经济利益最高效的方法。”
比如常见的流量联盟,把众多小网站联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广告平台,可以吸引到单个小网站无法吸引到的企业来投放广告。淘宝旗下的流量联盟淘宝客每年服务几百万个小网站,每年的广告分成多达几十亿,这就是网络的价值。
“这也是互联网带来的一种更加开放和社会化的工作方式。”曾鸣强调道。
如何让数据变活?
“大数据不在于量的大小,而在于它本身是一个活用数据的过程。真正关键的是怎样让数据变成生产力,让数据带动整个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其核心是要让数据变活,让数据能够参与企业价值的创造过程。这非常关键!
怎样让数据变活?
第一步,在线,首先让数据在线。数据保持随时在线才能被调用。概念简单但需要非常高的技术才能实现。因为数据量和计算量会不断快速提升。
上淘宝的时候大家都期望自己看到的淘宝页面和别人看到的不一样。这需要对数据具备实时计算的能力,可以马上判断出登陆者是谁,还要能够根据登陆者的第一次点击来决定他第二次点击可以看到的是什么。数据不但要在线还得接近实时。
在数据流转过程中同样非常重要的也是互动,这是第二点。比如某B2B网站,采取了一个有趣举措,任何商品的发布只要有人看就显示出有多少人看过,同时加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按钮,“喜欢不喜欢?觉得这个商品是真是假?你愿意不愿意现在这个商品的发布者?”只是加了这几个非常简单的互动按钮,整个网站的活跃度大幅提升。因为大家都对实时的数据很感兴趣,这个数据分享出去以后每个决策都会受到这个数据的影响。
“活数据与传统的数据使用最大的一个差别在于,是一个自然记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主动搜集的过程。”曾鸣强调。传统企业收集数据是一件成本浩大、非常复杂的工程,要找公司内部专门的人研究问题设计问卷、把问卷发出去再收回来做分析。收集到的永远是信息的片断,而且成本高,时间长。互联网上所谓的活数据应用是用户在使用商品和服务当中自然留下来的。
这一点非常重要,在整个商务流程中,有多少环节是在线的,在线的环节有多少是能够让数据自然沉淀下来的,这对于企业未来做数据增值业务的空间大小有一个很大的制约作用。
在曾鸣看来,大数据的“大”其实指的是数据够不够全,甚至某种意义上是不是够“混搭”。一个企业自己的数据全不全影响很大。现在互联网化的企业效率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企业对它服务的每一个客户都清清楚楚,知道客户是谁,根本不依赖于样版这个概念,有在成本允许范围内形成的所有数据。企业对用户的认知、理解的深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全”的另外一个概念和联网直接相关,联网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让用户之间、企业之间可以交换数据。比如说星巴克,会关注同一个购物中心里的茶餐厅的客流量,留意茶餐厅的人流量和星巴克有多少融合。当有了一个购物中心的全景图的时候,这个数据的总量远远大于任何一个商户的总量,能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个购物中心的数据,还能看到周边办公楼和居民区的数据的混搭,这样交叉产生的化学反应又比原来大了很多。不但可以看到这一批人在线下的交易数据,还能够把这批人在淘宝上的数据做一个映射,能够看到这个人线上线下的立体轨迹,整个数据价值又上了一个量级。
联网和全数据是相关的概念,数据总量越大,差异量越大,产生全新洞察的可能性越大,创新的空间越大。
最后一点,一定要马上形成行动。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窍门。 传统企业做数据,都习惯于先做一个数据分析,形成一个数据报告,再根据报告去做点什么。
“早期淘宝网也是如此,生成淘宝卖家的后台,形成详细的数据报告,店铺每天人流量多少,和同类店铺比处于什么样的状况,用户的访问率、回头率等等。后来发现,这个数据报告使用率非常低,数据没有办法转化成行动。现在,淘宝尽可能提供的不是一个数据报告,而是一个可移动的决策!”比如,会告诉店小二当店铺的用户涨到一定规模时淘宝网会在边上给加一询问按钮,淘宝网还有一万个和店铺现有用户很像的人,问店小二要不要给这些潜在用户投广告。只要店小二打勾,就会进入另外一个页面,让店小二开始填表,投多少广告,投多少时间。换而言之,现在的数据服务可以让店小二马上开始借助数据改善其店铺的服务,从而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良性的闭环。数据变成了一个重要的驱动变量,平台的参与度也随之提高,数据本身在这个过程中也越来越丰富。
数据就是这么活用并产生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