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轩”易燃 必须拆除
关于辛弃疾,我有这么几个印象:
一是勇猛,能文能武能打仗,单枪匹马就敢踹敌人大营;
二是豪爽,既有钱,又舍得花钱,碰上聊得来的朋友,大把大把的银子甩给人家。他跟陆游没见过几面吧?就因为喜欢陆游写的诗,非要出钱给陆游盖一座房子,把陆游感动得什么似的;
三是好色,小老婆至少六个,芳名分别叫做香香、田田、卿卿、整整、明明、翩翩。晚年这几个小妾离他而去,我猜他会忧伤地唱起那支歌:明明知道相思苦,翩翩对你牵肠挂肚;
四是喜欢房子,尤其喜欢大房子。
辛弃疾20多岁弃暗投明,从金国投奔南宋,刚开始定居镇江,在镇江盖过房子。40岁当上副省长兼财政厅长(转运副使),又在江西上饶买地盖房,这所房子的名字跟他的号一样,叫做“稼轩”,乍一听,好像是看庄稼的小屋,其实超大超豪华,占地100多亩,有房100多间,三面环水,环境优美,奇花异草,假山鱼池,应有尽有。哲学家朱熹是他的好友,路过他家时进去一瞧,“以为耳目所未曾睹”,从来没见过这么气派的房子!
不幸的是,这所大房子后来失火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花园别墅变成焦土,辛弃疾不泄气,又掏钱在江西铅山盖了一所更大更豪华的房子。
辛弃疾活了68岁,他在跌宕起伏的一生中,见识过很多场大火。除了他的“稼轩”失火,还见过镇江府衙失火,见过南京军火库失火,也见过临安城里皇宫失火。后来他去滁州做官,滁州的民房也经常失火,以至于他不得不让官府发 放免息贷款,好帮助市民重建家园。
辛弃疾不是火命,他见识的火灾并不比其他宋朝人见得更多。他去世以后的第二年,临安城里还发生过一场更大的火灾,大火从皇宫以北开始烧起,很快烧遍全城,大半个杭州被夷为平地,多数市民无家可归,文武百官只能跑到西湖上借船办公。有人说这场大火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因为南宋第一个年号叫做“建炎”,这当然是胡扯,明白人都知道,真正原因在于房子本身——那时候的房子大多是木构建筑,跟“稼轩”的字面意思差不多,基本上相当于用庄稼杆盖的房子,特别易燃,一烧就是一大片,想泼灭都难,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座座花红柳绿的房子,变成一堆堆乌漆麻黑的瓦砾。
宋朝人自始至终都没能把易燃的木构建筑改成不易燃的钢筋混凝土,此后元、明、清三代的人们,也没有做到这一点,于是火灾继续发生,一场场大火烧过去,一直烧了近千年。到了民国,来自国外的钢筋水泥开始被政府提倡和推广,在抵挡火灾方面表现卓越,所以民国时代的兵火虽然频繁,住宅失火并不多见(因炮火引起的失火除外)。
解放前各大城市都颁布了建筑规章,那些规章都有一个共同点:要求房子必须防火。按照当时通行的规定,原有的临街商铺如果是木构,能拆除就拆除,商铺外面搭设的凉棚彩架、竹扎绢花等易燃物更得拆除,真要碰上大型庆典不得不搭设彩棚的话,必须请专人24小时看管,以免发生火灾。
新建木构建筑在解放前是很难获批的,除非设计高度很低,层数也很低,因为木楼越高,着火的概率和面积就越大,小风一吹,楼顶的火球飞出二里远,算你的算我的?砖混房屋也必须填充防火材料,如果高度超过15米,则房顶必须安装避雷针,以免因雷击而起火。
厨房是最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所以厨房的天花板必须用钢筋水泥建造,严禁使用传统的稻草和高粱杆。当然,乡下和小城镇没有这项规定,一是因为建筑稀少,不至于发生特大火灾;二是因为民间贫困,且交通落后,想买钢筋水泥也买不来。
解放前闹过房荒,城市低收入阶层和农村务工人员租不起房,在贫民窟里安家,那时候各大城市的车站旁边、河沟旁边和垃圾场上都有连片的贫民窟。这些贫民窟用木材、碎砖、席子、茅草和破旧船板搭成,最为易燃,它们一烧起来,旁边的高楼大厦只能跟着倒霉。
所以,民国当局把贫民窟当成违章建筑,屡次“取缔”。可是老百姓租不起像样的房子,又只能住贫民窟,于是跟当局对抗,不过那已经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李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