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为何变得步履蹒跚
近日,有关方面对“营改增”试点措辞的微小变化,引起业界的猜测。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走过近四个年头,现在剩下的四个行业(生活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是“营改增”的“硬骨头”。按此前国务院公布的改革计划,今年要完成四大行业“营改增”,但媒体注意到,在8月27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时,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报告下一步财政工作安排时,用的是“适时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而不是此前的“力争全面完成营改增”。因此,分析人士认为,原定今年收官的“营改增”,可能会要推迟至明年甚至更远。
“营改增”的一种难度是纯粹技术上的。比如金融业因为经营业态复杂,一些增值很难进行准确界定,是国际公认的难题;在生活服务业,经营者要向大量用户提供增值税发票,有夸张的说法甚至认为,仅此一项,可能需要增加10万个税收岗位专门开具控制极严的增值税发票,而这是目前税务部门所无法承担的;又比如,在建筑业,成本的很大一部分是工人的工资,而这一部分是无法通过增值税发票抵扣进项税的,技术上如何处理也是一个问题。
“营改增”的另一种难度是相关行业的利益方面的。改革后有些行业的税负会降低,有些行业可能反而要增加。改革如果会给相应行业带来税负的增加,必然会遭到这些行业的反对和抵制;甚至税负并不增加的行业,也会趁机哭穷,希望通过博弈换来更为优惠的税率政策。这种博弈当然是正常的,但可能会给改革带来阻力,使改革的进度缓慢下来。
据不同研究者的研究和估算,全面完成“营改增”,在当前经济状况下,一年就可以给中国带来每年9000亿元到1万亿元的减税,就是说,政府每年会失去相当于全国消费税总额的税收。减税力度是不小的,对社会是很有吸引力的。但这样力度的减税改革,现在却有些“生不逢时”。这样的改革如果更早一些,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政府财政收入每年以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增加的大好形势下,这样的减税力度政府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但从去年开始,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也大不如前,今年前7个月税收收入增幅实际只有5.4%。面对严峻的财政收入形势,一些经济学者建议政府扩大赤字规模以应对之,而一些地方也多方罗掘,甚至不惜预征税收,有些地方则在罚款等非税收入上下功夫。
在保稳定、保增长这样更为迫切因而更具优先性的问题面前,营业税的改革显然只能靠后了。如果经济形势不能根本好转,那么,明年是否能够完成试点仍然大有疑问。
(梁发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