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核电放行倒计时,选址与“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重合
不久前发改委委托中国工程院对中国内陆核电站厂址进行了调研,调研的目的非常明确,“尽快在国家内陆地区进行核电站的建设。” 业内普遍认为,2016年开始的“十三五”初期,内陆核电站建设将启动。
目前,湖南桃花江核电站、湖北咸宁大畈核电站、江西彭泽核电站,这三个项目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的“路条”。所谓“路条”就是国家发改委允许项目可以进行前期工作,比如厂址路面、气象、勘测、地质调查等工作都可以进行了,但到真正开工的时候还需要开工证。
此次中国工程院的调研主题为“开工建设”,因而比之前“论证”更进一步。
未来内陆核电站启动地区与发改委规划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规划重合。长江中游地区,一直以煤电为主。
以湖南省为例,按照2020年湖南省人均能源消费能力达到全国2015年平均水平测算,“十三五”末全省电力缺口约1000万千瓦,电煤缺口约4000万吨,天然气缺口约70亿立方米。
知情人士透露,“这些内陆核电启动地区的能源压力非常大,有供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节能减排和雾霾的问题。很多地方因为减排的原因,没有内陆核电,就“过不去”了。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近期指出,核电是稳定、洁净、高能量密度的能源,对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和降低碳排放有着重要的作用。
他表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安全是核能发展的生命线,要把安全第一的方针落实到核电规划、建设、运行、退役全过程及相关产业。
但是一些舆论依旧对内陆核电站的安全性存有质疑。
中国工程院杜祥琬院士认为“无论是沿海还是内陆核电站,都要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发展,我们要通过深入的科学论证,令人信服地明确核电安全的技术、工程和管理的实际可行性。”
国家核安全局汤搏副司长对外表示,“我们大多数人,甚至包括科学工作者,日常接触的都是所谓大概率的经常发生的事件,这使很多人养成了确定论的思维方式,我们习惯于用此方式来处理一些问题,包括安全问题。但是核能技术的特点是低风险、低事故概率、高后果,对于这样的事件,用一般的确定论的方式来处理,是无能为力的,它一定要走一条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道路。”
(索寒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