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20年后大国首都 新总规突出区域协同
《总规》是首都的规划,也是国家的规划。其中详细解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等社会核心关切问题,还首次将区域协同发展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总规》提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全方位对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
《总规》指出,把握好“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的关系,在加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个中心”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基础上,疏解非首都功能,将人口、建筑、商业、旅游“四个密度”降下来,履行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工作服务,为国家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的基本职责。
“让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永续利用、与现代化建设交相辉映”,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的愿景正在逐步照进现实。
吴唯佳:大首都的发展必须要跨区域合作
从世界趋势来看,大首都的发展在单个首都行政区下完整布置首都功能是困难的,面临错综复杂的首都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效运转的统筹难题,必须要有首都腹地的支持,要跨区域的合作,比如美国华盛顿与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的统筹安排,伦敦与英国东南部地区的统一规划安排,东京与东京都市圈的统一规划安排。北京也一样,首都功能布局不能局限于北京中心城区和北京市域,需要在京津冀范围内统筹考虑,包括雄安的疏解非首都功能。
在区域内部,北京、天津、河北之间要相得益彰,河北作为腹地,发挥河北的优势,利用京津两个特大城市带动河北的产业转型,发挥河北本身的生态优势。
交通方面,要建设区域内快速交通网络的一小时交通圈,可以使京津冀城市之间实现更好的共建共享和互通互联,促进人口、经济、信息、产业之间的交流。
产业方面,北京与周边河北曹妃甸、天津滨海新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和张承生态功能区的合作;以及通州副中心与雄安一体两翼、北京冬奥会与张家口的协同发展,实现更好的区域产业创新发展。
作者系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本报记者向炎涛整理报道
肖金成: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雄安发展第一推动力
北京非首都功能向雄安疏解,是它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中央机关附属机构,部分医疗、教育、金融、科研机构,企业总部等向雄安聚集,大规模的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发动机的作用。而有发展就会有需求,周边地区向其提供服务,自身也能发展,同时通过城市的不断扩大,吸引力变大,聚集更多要素,形成良性循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本报实习记者夏晨翔整理报道
陈耀: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围绕首都来打造一体化的经济体
《总规》突出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两翼的建设,通过北京有序疏解,来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瞄准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要突出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首都;二是城市群内部的一体化程度,协同发展一体化的程度要非常高,京津冀协同发展要围绕首都北京来打造一体化的经济体。
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这点非常明确,这也是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世界级城市群非常明确是以首都为核心,纠正、澄清了很多年来关于京津冀或者说首都圈城市群该以哪个为核心的问题。
作者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本报记者金姝妮整理报道
(周丽 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