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资管转型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国内居民财富快速增长、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等一系列变化,正在推动中国进入“大资管时代”。数据显示,近五年国内资管行业复合增长率近50%,成为金融体系内最具活力和成长潜力的板块。
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全资产经营的“大资管”时代已经来临。3月9日,民生银行副行长李彬在银监会银行业例行发布会上表示,民生银行将资管定位为全行“大资管”产品平台,并把资管业务作为未来转型的重点战略业务之一,以回归商业银行资管管理本质。
据了解,2016年末,民生银行理财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的余额超过1万亿元,占全行理财总规模的比例超过70%,重点投向国家重点战略项目和重点领域。
民生银行副行长李彬在发布会上表示,民生银行在“凤凰计划”改革中将资管定位为全行“大资管”产品平台,以打造全能型“非凡资产管理”品牌,实现资管业务的全面转型。
在产品与渠道上,民生银行方面表示,将逐渐实现产品回归“资产管理”本源,由预期收益型向净值型转变,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并构建向线上线下立体化营销转变。产品标准化、批量化与个性化、专业化相结合,增强线上移动渠道及线下代理渠道的销售能力。
“站在全球视角推动投资品种大类化、多元化转变,加强组合管理,提升主动资产管理能力,做真正的资产管理业务。”李彬说。
对于央行正会同“三会”制定统一的资管产品标准,李彬表示,当前银行、信托、保险、基金公司都在开展资管业务,但归属于不同监管部门,不同部门之间的法规又不相同,导致出现链条过长、存在部分监管套利、资金脱实向虚的现象,统一管理有利于金融市场防范风险,支持实体经济,防止资金空转。
此前,有消息称,央行牵头拟出台《规范金融机构资管业务指导意见》,将对“资管”的内涵与外延,投资领域、产品规模集中度、资本约束与风险准备金计提、杠杆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对此,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上述监管意见对银行来说,短期内会对包括银行理财在内的资管业务规模扩张带来一定影响,但同时也放开了银行理财资金直接投资股票的限制,拓宽了投资范围,打开了新的业务增长空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6月底,我国资管业务规模约88万亿元,剔除重复计算后,约60万亿元,接近2015年GDP总量。其中银行理财规模最大,达26.3万亿元。
李彬表示,下一步民生银行将实现管理转型,推动治理模式、组织架构向市场化转变,开展独立专业化风险管理改革。
近年来,资管业务以灵活、便捷、高效获得融资者的青睐,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正在成为企业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重要渠道。
李彬介绍,民生银行通过债权投资、股权投资、产业基金、资产证券化等多种工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16年该行理财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的余额超过1万亿元。重点服务于国家战略工程和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覆盖了基础设施建设、运输业、公用事业、石油化工、药品及医疗行业、传统制造业等行业。
其中,民生银行理财投资产业基金、政府引导基金规模超过400亿元,成功支持了重庆大渡口钓鱼嘴半岛PPP项目、天津武清区项目、昆明轨道交通项目、西安西咸区海绵城市项目、南京江北基础设施股权投资基金、亳州中医药产业基金等多个重点项目。
温彬表示,目前资管业务已经发展成有别于银行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方式。
资料显示,民生银行实施“去通道化”政策,大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自2013年作为首批试点机构以来,民生银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的发行规模、发行笔数始终居同业第一,累计为100余家实体企业发行了超过500亿元的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的信贷业务不同,资管业务具有独特的风险特征及管理模式。
李彬表示,在风险管理方面,民生银行将风险管理部门划分为公司、零售、金融市场三大风险管理领域,建立专业的金融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和团队,逐步形成反应迅速、管理专业、风控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力。
对于2017年的投资方向,李彬提醒当前资金面比较紧张,美元利率上升通道已经开启,民生银行将适当降低资管业务中债券投资组合的比例。
民生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助理郑智军表示,2017年仍将在全球范围的资产轮动中寻找机会,推动理财业务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化;此外在债券市场、资本市场、信用市场分散配置,同时加强海外投资。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重点关注“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工程,积极参与国企改革、生态环境保护、消费领域以及保障民生领域的投资。
(杜丽娟 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