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创业:如何识别信号与噪声
判断一个创业者是否有潜力,最核心的是其认知的起点和迭代能力。
在胶囊咖啡机诞生以前,美国的家庭主妇几乎没有关于煮咖啡的偷懒方法,而咖啡又是美国人最日常化的饮料之一。绿山咖啡公司想到一个让主妇从繁琐的煮咖啡流程中解脱的对策,推出了“胶囊单杯咖啡”。自此以后,用户不仅10秒钟就能喝上咖啡,还省去了准备工作和清洁工作。后来,这家公司的估值从1亿美金暴增到150亿美金的巅峰。
这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龚焱教授在《精益创业方法论:新创企业的成长模式》一书中重点提及的一个案例。并且,绿山咖啡公司还推出了200多种口味,使得一台咖啡机变成了一个饮料平台,还能喝到热可可和茶。可口可乐购买了它10%的股份,宣布要在2016年联合推出单杯式可乐机。
一杯咖啡的痛点带来一个巨大的商业机会。龚焱认为,这是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两者高度吻合的产物,不仅为用户带来价值,还给企业带来商业上的成功,这即是精益创业。
方法论决定能走多远
龚焱认为,左右一个创业团队发展潜力有三重因素:一是机会,就是看看是不是站在风口;二是意愿,一个团队的进取心和激情是发展的推动力;三是能力,领导者的头脑和团队的才干、处事方法、行动力等也至关重要。
方法论决定着一个创业团队能走多远,而这恰恰是创业者初期容易忽视的问题。每一个创业团队在出发之前,都应该对“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做深入思考分析,并在发展过程不断打磨和完善自己的方法论。
龚焱认为,近些年来,方法论的不断变迁,背后是主流意义上推崇的方法论在发生改变。2006年开始,创新创业的“火车头”美国硅谷开始对过往的“火箭发射式”思维展开反思:“火箭发射式”思维被淘汰,精益创业成为创业思维的新标杆。
硅谷主流的创业思维是依靠某个天才设想:一个具有天赋的创业人物有一个好点子,风险投资资源跟入,之后封闭开发,投放市场,最终进行大规模地复制。在这三四十年内,硅谷主流的创业思维用三个字可以概括:GBF(Get Big Fast,快速扩大),而这三个字背后的主要的推动力就是当时的风险投资家。
与此相对的精益创业思维以科学试错和民主创业为核心,通过不断试错来迭代,调整创业路径。精益创业模式最基本的前提是,认为用户痛点和解决方案在本质上是未知的,创业者不知道也无法完美地预测用户痛点,也无法完美地去设计一个解决方案。
龚焱认为,任何一个创业都在两个约束条件下进行: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源。就好比飞机起飞一样,必须要在长度固定的跑道上完成起飞动作。
用方法论看O2O创业大潮
2014年被公认为O2O的元年。随着O2O浪潮的兴起,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触角几乎伸向了各个行业。尤其是名目众多的“到家服务”App争先恐后抢占市场,美甲、外卖、洗衣、做菜甚至洗油烟机、换纱窗等细分领域也涌现了一批创业者。
龚焱认为,从精益创业的方法论来看,O2O家庭服务类创业项目需要面对三个问题:首先要考量是不是能带来社会价值。第一,许多到家服务本身并不是革命性的提升,如果只是小修补和小改良,那就不足以把原有场景摧毁;第二,有没有真正地释放服务提供方的价值,利用碎片化时间、自身技能、闲置资产等,通过场景解构的方式去释放新的价值;第三,要审视新场景有没有改变服务提供方和接受方之间的连接方式。
再者,把镜头往回拉个三五年,很难想象今天这样“送往迎来”的家庭服务场景。一般而言,一个家庭每天大概有17~20个生活项目,但是你能想象同样这个数字的服务人员进入家庭吗?回到家庭生活的本质来说,这种热闹不会是常态。
最后,浪潮兴起之初,热闹的声音把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吸引过去。但是,一旦到了行业标准确立、主流设计诞生,剩下的竞争焦点就在于效率的提升和优化了,那么必然会有一批参与者被淘汰掉。
龚焱认为,中国每一波大的创业浪潮背后,都是社会结构背景的一次大调整,不同的资源和驱动力都带有所处时代的印记。并且,太多的资本在追逐太少的优秀企业。并不是创业者愈众,创新愈多。好的商业创意和优秀的团队也是一种稀缺资源。
硅谷创业和国内创业的异同
Uber创始人兼CEO特拉维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曾对龚焱表示,十年前来到中国,觉得中国互联网全面落后。但是近年随着Uber进入中国市场的脚步,他屡次来中国走访,感觉中国的创业环境在发生巨变。以往总是“Copy to China”拿来主义大行其道,现在却有了反向输出。特拉维斯认为,未来硅谷可能会到中国来寻找Idea。
龚焱认为,在应用领域,硅谷和中国已经并驾齐驱,甚至有些生活服务已经超过美国,这由三大因素促成:一是中国的人口红利,团队迭代速度快;二是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大,非常集中,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天然有利;三是服务提供者也就是劳动力价格还相对低廉。
但是,中国底层的基础技术水平差距依然很大。资本和创业者往往都比较现实,结果导向。资本在中间起推波助澜的作用,更热衷于追捧那些在国外得到验证、商业模式清晰的企业,这使得纯技术驱动型的公司生存艰难。举例来说,中国推出智能硬件的数量远超美国,但在基础传感器上跟美国存在巨大差异。
其次,硅谷自诞生以来,一直是以技术为驱动。技术文化一直贯穿硅谷的发展历史,硅谷的团队愿意不计时间成本去做研究,而资本也愿意掏钱来支持伟大技术的研发。拿诞生于硅谷的Uber为例,它最强大的不是营销,而是背后的强大算法功能,从技术角度而言,国内以地推为擅长的打车软件无法与之比肩。
在眼下的创业大军中,越来越多的90后露出锋芒,行事果决,作风大胆,经常会有出位言论引起讨论热潮,而批评之声又往往占据上风。对此,龚焱认为,任何标签化的行为都是有问题的,判断一个创业者是否有潜力,最核心是其认知的起点和迭代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50后的认知可能比不过90后。另外,中国社会存在阶层、财富和不同年龄话语权的固化现象,90后想要找到自己发声的方式,可能会比较激烈和直接,但是可以理解。
TIPS:
龚焱总结精益创业的五项基本原则
第一,用户导向原则。精益创业的核心是围绕用户,所有的认知、所有的迭代都是围绕用户而展开。而火箭发射式创业则是自我导向—从初创公司或者创始人本身导入创业过程。
第二,行动原则。行先于知,而不是用知来引导行,从计划导向转为行动导向。
第三,试错原则。从完美预测转向科学试错。后边要提到的MVP就是试错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
第四,聚焦原则。从亚马逊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它从火箭发射式的系统思维转向单点突破,甚至在单点突破时,主动过滤市场中部分噪音客户,聚焦在最关键的天使客户上。
第五,迭代原则。从火箭发射式创业中的完美计划、完美执行,转换到精益创业的高速迭代。注意,迭代和速度都是非常关键的。
(芮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