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石:一夜暴富的体验并不如想象中美好
对于中了大彩而不需要再为生存努力的人们来说,实际上是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拟似的“社会的非自然状态”,就像一只野兽离开必须自己奋力生存的环境,进了吃喝不愁的动物园。
日本大阪府警方国际搜查课于2015年6月17日,以涉嫌诈骗未遂为由,当场逮捕了两名中国籍男子,原因是两人试图售卖伪称纯金实为用锌等做成的金属块。
这种诈骗活动从2006年开始在日本华人社会中多发,尽管警方已多次逮捕中国人涉嫌者,中国驻日使馆和华文报刊也多次提醒在日华人,警惕上述骗局,切莫因一时贪图便宜而上当受骗,但是骗子们横行数年,屡试不爽。
【“金元宝”诈骗和拒领彩金】
这个骗局的基本模式是:操着中国南方口音、自称为建筑工地打工者的人,找到一些在日华人,并称自己是在某某朋友的介绍下而来,说他们在建筑工地现场打工时挖出一些“金元宝”、“铜佛”、“银元”等,苦于不知是真是假,自己日语又不灵,拿着这些东西不知如何是好,请帮帮忙。
他们说还发现了遗书,遗书上写着:由于主人逢战乱避难,财物随身携带不便,所以留下这些财物随罐埋入地下。
书信看上去十分陈旧,而那些古钱和金元宝看上去也像真的,遗书上还说苦于找不到儿子,只好将这些财宝埋在地下,如有发现者应使用这笔财富去救济穷人等等。
一些华人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立刻兴趣盎然,骗子一看被骗者要上钩了,就说:我先从“金元宝”上拉下一小块儿,你帮我去找人鉴定是不是真金。然后装模作样用锯子在所谓“金元宝”上拉下一小块儿给上钩华人,说:我先走了,鉴定好了你用电话联系我。说完后扔下小金块“潇洒”地走了。被骗华人拿着这一小块金去金店鉴定,竟是21K真金!
于是被骗华人兴奋不已,立刻打电话和骗子联系,要求购买骗子手里的“金元宝”和“古董”。交换地点通常是某个热闹的车站,骗子要价不等,从500万日元到1000万日元都有,等骗子不知了去向,再去鉴定那些“金元宝”和“古董”,竟是一堆废铜烂铁。
虽然“一夜暴富”几乎是所有人的梦想,但是也有的人完全反其道而行之。
据网络杂志Digital
Journal2007年9月报道,领取退休金生活的德国一名男性中了彩票大彩,应得到200万欧元(按当时的汇率约折合2千200万人民币左右)的彩金,但是他拒绝领取,而彩票协会希望他能够领取。
当选的人是住在德国的男性Lower
Saxony,他不是为了中彩才买彩票的,而只是延续亡妻生前买彩票的习惯而已。
在他得知中彩的消息后,来到彩票协会总部,表示自己不需要这笔彩金,他已经没有亲人活在世上,他不知道该怎样使用这200万欧元。
大多数人一定会说,这位德国人是个傻瓜,但是我觉得,比起那些想要“一夜暴富”的人,这位德国人更聪明。
【哪个登山者希望乘直升飞机登顶?】
我觉得,竭尽全力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的阶段,也是精神上感到最正常、最安定的阶段。那时你会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让生命运作的每一个过程都有价值。
即使世界上谁都不承认你,你的生命和你的家庭也会视你为栋梁,你是不可缺少的,而生命最大的价值就是“不可缺少”和“不可代替”。
同时你没有时间过分地凝视你自己,而专注去捕捉每一个外在生机的精神和肉体状态,是一种非常健全的状态,这一点我们只要想一下动物园的动物和森林里的野兽的区别就可以明白。
英国动物学家德斯蒙德·莫利斯认为:生活在自然栖息地的野生动物通常不会发生诸如自杀、手淫、伤害后代、恋物癖等行为,也很少发疯或是得胃溃疡。
但这并非人类和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因为研究发现,当一些动物也处于一种和人类相似的“非自然状态”时,也同样会出现以上类似人类的病态,如动物园里的动物就是如此。
而对于中了大彩而不需要再为生存努力的人们来说,实际上是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拟似的“社会的非自然状态”,就像一只野兽离开必须自己奋力生存的环境,进了吃喝不愁的动物园。
1997年,17岁的英国少年Stuart
Donnelly买彩票中大彩,得了约208万英镑的彩金。
他本来是立志成为一名药剂师的少年,并为此在一家药铺里打工,每周有60英镑的收入,生活在廉价的公营住宅中。得了大笔彩金后,他放弃了成为药剂师的理想,过上了奢侈的生活。
他出国旅游,买最好的座位看足球比赛,为离婚的母亲花9万英镑买了房子,为患麻痹症的父亲买了别墅,还捐款15000英镑给一家医院,因为他患遗传障碍的弟弟正在这家医院里住院治疗。
得了彩金的两年后,父亲去世,从此他就在别墅中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母亲打来电话几乎不接,整天在家里看电视、上网、听音乐、睡觉。
后来人们在苏格兰的一座别墅中发现了他的尸体,年仅29岁,似乎并非他杀,但是致死的病因无法确认。
人生被给予了一条漫长的道路,这条路需要你慢慢地走完,当你还没来得及走出多远,命运就把人生一切的果实都给予了你,你就不需要再走这漫长的路了,那么生命对于你来说也失去了意义——这也许是Stuart
Donnelly死亡的深层的死因。
一位日本网友在谈到关于彩票中彩的见解时说:中彩对于人生来说,会使人丧失人生的意义。难道登山者在登山时会乘坐直升飞机登顶吗?只有经尽艰辛,到达山顶,才能在登山的途中看到美丽的景色。
【心理学与禅学】
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定律叫做“不值得定律”,其最直观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就会敷衍了事,因为就是成功了对他(或她)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而对于不经过自己的奋斗幸运中了大笔彩金的人来说,可能人生中的一切都不值得做了。人的生命历程是一个个自己所做的事情连缀起来的彩带,而当人生陷入无追求境地时,那一定是一个不值得一活的人生。
日本已故精神医学家森田正马于1919年创立的“森田疗法”,这是目前被公认为对治疗神经质症,尤其是强迫症、焦虑症等有较好疗效的疗法。
他治疗精神疾患的一个最主要的方法是重视生活实践过程。森田正马认为:我们心的活动,在生活的实践,身体的行为中体现出来,而这个实践与身体的行为,会引导我们心理发生变化并走向成熟,因此他把组织患者积极参加劳动和生活实践作为治疗的一个重要过程。
接受“森田疗法”的人中,有许多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在生活实践中,往往会使他们想起身处穷困的奋斗期,他们中多数人觉得:正是那个时期,自己感到最幸福。
日本镰仓时代禅师道元留学宋朝,在天童山景德寺拜如净禅师为师修行。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他从庙的院子里通过,看见一位68岁的老典座(庙里的伙食负责人),在烈日下晒蘑菇,他不由地走上前去说:“您老这么大岁数了,用不着这么操劳嘛,让年轻人干干不就行了。”
老典座说:“他人做的事情不是我做的事情。”
道元说:“您说的是。可以现在这么热,您还是去休息为好。”
老典座答道:“现在不做,更待何时?”
老典座看起来说了平常一段话,其实这里包含着深刻的禅理,那就要达到禅宗悟道的境界,要从平常生活中的每件细小的事情做起,生活的每件事都是悟道的机会,他人不能代替,必须身体力行,结果不能代替过程,没有过程也就没有结果。
日本著名人类文化学家中根千枝在她的文章《文明之国瑞典》里,讲述她在60年代到瑞典的一段经历。为了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她去斯德哥尔摩,住在一个幽静而漂亮的住宅区里,和当时尘土飞扬的东京相比,当时的瑞典已是一个很发达的福利国家。
她参观了那里的老人院。瑞典的老人们在那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住在相当高级的公寓里,现代化的设备使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自己什么事情都不用做就可以安度晚年。
在瑞典,自己无法生活的60岁以上的人谁都可以免费进入这样的养老院。可是中根千枝在他们眼睛里看到的,是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看到过的深蓝色的空虚,中根千枝说,无所事事,只是活命的人生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无爱也无恨,没有困乏的苦恼,没有劳作的喜悦,也没有艰辛,这样下去连文学都要灭亡。
当她离开瑞典,来到哥本哈根:
走在街头上,我第一次遇见一位衣衫褴褛的贫穷老人。不知怎的觉得他的眸子闪烁着充满生机的光芒。我对我的丹麦朋友说:我从瑞典来了以后,第一次看到这样的老人,感到了一种充满了人生气息的喜悦之情。
而他立刻流露出一种疑惑的神色,对我说:“呦,那么中根小姐,你是说贫穷好吗?”这正是倒开车,是对人类健康的欲望的否定。老实说,我也不知怎么搞的,当时没有找到结论,十分伤脑筋。面对这样复杂的人生问题,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呢?
生存,是人所需要的,而求得生存的过程,同样是人所需要的,它会使你目光炯炯,思维敏捷,身手矫健。
我非常喜欢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一首词:
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
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
醒也无聊,
醉也无聊,
梦也何曾到谢桥。
纳兰性德是康熙朝大学士纳兰明珠之子,18岁中进士,30岁英年早逝。
我很尊崇纳兰性德的才能,也深深感到他的心灵压力,那是失却了为生存和养家糊口压力的“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的空虚的压力,那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张石 (资深媒体人,著有《川端康成与东方古典》、《寒山与日本文化》、《东京伤逝》、《孙中山与大月薰:一段鲜为人知的浪漫》等,译著有《铃木大拙说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