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之下,360水滴直播选择自我关闭,但监控直播还在继续
随关闭公告附上的是一篇《水滴直播产品经理的反思》,在文中该产品经理讲述了水滴直播这个功能是如何基于360摄像头的用户需求而开启,并如何在功能开启流程、协议条款、张贴标识和审核等,来避免侵犯用户隐私。
除了自我解释,文中针对这次风波也有一定反思。主要有两点,第一,把安防监控和直播两种功能做在同一个硬件上,使得大家容易被误导。第二、对用户的顾客被直播这件事情上心存侥幸、欠缺思考。“这是水滴直播的社会责任,我们没有做好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这个错误,也希望改正这个错误。”
该产品经理表示,水滴直播试图用人工智能人脸识别技术,来对公共场所直播中的人脸进行识别,并进行模糊处理,但是,“无法对直播中所有人脸百分百进行处理。”于是,就选择了取消所有直播相关功能,只提供安防监控功能。其中,继续免费向全国幼儿园提供360智能摄像机。
欠缺思考地上线这一功能,又受限于技术能力而一刀切地下线这一功能。可以说,360水滴直播产品的折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360在产品研发战略上短视,在探索互联网产品的商业和技术边界上,这是一次颇为曲折的试错。
试想,以滴滴打车为代表的软件作为新物种刚出现时也遇到了很大舆论和监管压力,但是,基于互联网新技术发展起来的产品顶住压力存活下来,甚至成为风口。与其抓住了行业消费痛点有关。虽然也会产生由创新带来的破坏性阵痛,但趋势使然。
反观,水滴直播把监控视频直播,虽然,如该产品经理的反思中所写到的,有一部分用户有需求,比如养宠物者、手艺人、农民养殖者、风景区工作人员等有直播需求,但是,这种主动发起直播的需求并非消费者的普遍需求痛点,也不是唯一发起直播的方式,并且存在侵犯被直播者隐私的风险。
关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许浩也向记者分析,以滴滴打车为例,是通过互联网技术解决了高度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过高问题,解决了司机和乘客之间沟通不畅障碍,并且有商业模式。而360的水滴直播看似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是通过直播吸引了用户注意力,这是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特点,只是有违背现有法律法规的风险。而从诞生一直在舆论风口的共享单车,他认为一直出现押金问题,其本质是商业模式问题,不停烧钱,没有赢利点,需要不断融资,这个模式必定形成一个怪圈。
可见,互联网创新产品应具备的除了内在的解决消费痛点和拥有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还应该从外在符合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这一基本要求。创新是有内外边界的。
虽然,引起这次风波的是360的水滴摄像头,但在监控摄像机领域市场份额更大却并不是360,而是创立于2001年的杭州海康威视。2017年6月,根据权威市场调研机构IHS发布的报告,海康威视占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的21.4%,连续六年位列全球第一。根据海康威视2016年财报,包括互联网视频(萤石)、机器人、汽车电子、红外传感、智慧存储等在内的创新业务,总共为海康创造了6.48亿元营收,是去年同期的191.83%。
痛定思痛,360的水滴直播顶着压力直接关闭了,而海康威视旗下的萤石直播还依然存在,仅仅是在风波刚起时暂停了申请新直播,其他风景、街景、萌宠、阳光厨房、生态等直播内容还能正常观看。
记者通过与萤石摄像头的电商平台的客服咨询了解到,目前平台只是处于暂停维护期,“以后还是可以的。”当问及存在的隐私侵权风险时,对方表示,“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平台给客户。”该客服表示,不是所有直播的可以放在萤石云视频的视频广场上,后台需要审核。
值得注意的是,用户选择公开直播是免费的,但是,如果希望在10个及10个人以上分享直播内容,则需要交分享扩容方案。分享给10个人一起看,每月需要交200元,30人则是450元,以上递增。这也意味着,对于不希望对陌生人公开,但希望有多人观看的监控视频,是萤石直播的主要盈利模式。这其中就有可能有些用户为了不交费,而选择公开直播。客服表示这取决于用户根据直播内容自行选择。
记者走访西二旗附近的张亮麻辣烫店发现,该餐厅安装的三个摄像头即是海康威视的。收银员表示,老板在手机上可以看到店里的实时情况,问及这一视频是否公开直播时,对方表示,“应该不会吧。”
在360看来,水滴直播只是360公司众多产品线上一个附加在水滴摄像头上的小功能。但是,对于主打安防、可视化管理与大数据服务的海康威视,拥有中国和国际市场上最多的安防摄像头,其云视频服务是产品的亮点之一。其是否会加大对萤石直播在内容审核方面的技术和人力投入,让监控视频直播成为合法合理,且有商业模式的产品呢?还是选择与360水滴直播一样直接关闭?这仍需要拭目以待。萤石直播的宣传语是 “看家,看店,看世界”,要三项都实现还有很多路要走。
(文章来源:商学院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