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难“吓走”基金 新三板大宗交易年底或出
虽然分层制度已经出台,私募做市也被提上日程,但新三板的流动性仍不足,交易量依然不甚理想。
在此情况下,目前一些合同期限较短的新三板基金和资产管理计划面临着已经到期或即将到期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些基金选择清算,有些则选择了续期。
北京嘉承金信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结冰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要解决新三板流动性问题,除了引入私募基金、公募基金、降低投资者门槛外,大宗交易的落地也必不可少。
股转系统数据显示,2016年7月、8月,全国股份转让系统股票成交数量分别为23.25亿股、25.69亿股,相对于6月份、5月份的29.51亿股、25.88亿股,并没有明显的变化;7月、8月的成交金额分别为114.38亿元、139.37亿元,相对于6月份、5月份的122.29亿元、135.84亿元,也无明显的变化。
数据显示,9月13日,挂牌企业超过9000家的三板指数的成交额为6.13亿元,仅占数量为538家公司的创业板指成交额603.99亿元的1.01%。
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发现,针对新三板投资的一些券商资产管理计划、基金旗下资产管理计划目前已经到期,已经到期的产品有的选择提前清算,有的选择续期。
一位私募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新三板市场今年以来持续低迷,不少去年高位参与新三板交易的产品处于亏损状态,一些合同期间较短的产品面临着已经到期或即将到期的情况,加之流动性不足和交易低迷,参与新三板交易或定增的投资产品想把手中持有的股票以理想的价格卖出去并不容易,这种情况下,选择继续投资也许包含着些许无奈。
一位私募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一些投资新三板的产品面临到期的压力,但化解这种方法也有多种,除了征得投资者同意继续运作外,还可以成立另外一只产品来接盘,当然根本的方法是提升新三板的流动性。
王结冰对记者指出,在目前情况下,新三板二级市场成交低迷,让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退出难度较大,而且容易引起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由于做市券商的新三板的研究能力还不太强,加之目前不少做市券商的做市业务出于亏损状态,同时券商投资新三板资金规模的限制,这让做市券商在接手三板公司新的股份时会比较谨慎。
此外,做市券商在接手三板公司新的股份时,通常会压低价格来获取利益最大化,这样一来让原本盈利情况不理想的三板投资者与券商交易时多了一层顾虑。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新三板流动性不足的问题,管理层在推出分层制度后,又把私募做市提上了日程,步伐正在提速。
9月14日,股转系统发布《私募机构全国股转系统做市业务试点专业评审方案》,总体要求为,按照稳起步、择优确定试点机构的原则,全国股转公司通过专业评审的方式,遴选出不超过10家私募机构进行做市业务试点。
王结冰指出,要解决新三板流动性问题,除了引入公募基金、降低投资者门槛外,大宗交易也必不可少,大宗交易的出台不仅能给市场提供新的交易平台,让买卖双方以市场为基准,在允许的幅度内,选择溢价、折价或平价成交,可以有效避免对二级市场价格造成冲击,同时也能为投资新三板的资金提供较好的退出渠道,预计大宗交易制度有望年底前落地。
(张建锋 中国经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