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亚投资张兰丁:除了钱,你还能给企业什么?
新近发布的《2016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外资流入量达1356亿美元,总量居全球第三位,另一方面,2015年中国对外投资增长4%,达到1276亿美元。显然,在全球资本的流动中中国的投资者在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中国依然是资本看好的市场。
不缺钱的投资者怎样看当前的投资机会?“2016中国企业竞争力夏季峰会”期间,矽亚投资CEO 张兰丁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抓住差异化的投资机会。
“我遇到过一个希望得到投资的创业者,以为给他几个亿他一定非常开心,但是他回绝了我。同时,他问了我一句话,除了钱你还能给我什么?” 张兰丁回忆说,这句话对他影响很大。在投资人认为钱就是一切的时候,这句犀利的反问让他意识到,有些企业要的不仅是资本,更多是投资机构的差异化。
目前,中国具有投资性质的机构有5万多家,在基金业协会注册的有25000多家,这些资金主要挤在初创期到上市前的企业投资通道中。排队、等待、上市、退出成为常规的风景。
然而,在注册制尚未实施之前,证监会对于IPO的态度趋严。就在今年6月17日,证监会就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从认定标准、监管配套、中介机构责任等三方面,对重组上市行为提出了十分严格的监管要求。
“这个环境下,我们看到大量的投资机构投资后无法退出,这显示了投资初创型高速发展企业的风险,对于机构投资者同样存在。”张兰丁表示。他提醒人们当前需要正视一个现实:经过改革开放前30年高速发展后,积累的高杠杆、重债务等难题逐渐浮出水面,外部的美联储加息周期开启又形成叠加效应,使得中国经济面向下一个30年时,需要有重新出发的起点。
矽亚投资以投资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为主要标的,因此张兰丁看中的正是这样的投资价值。 “在这一领域我们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因为这些企业本身就要亏损了。”他说。
如果“亏损”的定义,是一个处于行业持续增长中的企业,它的利润率没有达到行业平均利润率的话,按照矽亚投资的统计,当前国内的企业中将近90%处于这样的相对亏损中。
“现在大家关心高科技、TMT企业增长,更多的传统企业谁来关注呢?”张兰丁问道。他表示,在与后面一部分企业家沟通的时候,发现他们现在希望的不仅是拿到投资,更是有人能来帮助他们制定新的战略,参与到其价值链中去,更好地支持他们的企业管理。
“10年前经济高增长的阶段,这种情况不会出现,但现在出现了。”张兰丁说。对于投资机构而言,这同样意味着一个差异化的投资机会:不追逐初创企业的溢价回报,而着眼于深度挖掘成熟企业的内在价值提升。
“此前,我们基本上都在混乱的市场中竞争,主要围绕成本和质量竞争,而没有围绕着客户响应度和定制化在竞争。”张兰丁说。他以制造业为例:制造型企业过去单纯强调制造,以能把产品制造出来为主要目的,所以在“代工”模式主导下,研发、设计、渠道、品牌、订单全部不在自己手里。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机会是,通过资本整合资源的力量,来帮助企业从头开始构建新的竞争力。”他表示。
从投资机构的经验出发,张兰丁认为,旅游、健康、养老、保险、文化、教育、体育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依然方兴未艾,具有较大的潜力。而对投资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中,宏观环境占了30%,企业自身的因素占了20% ,而行业的因素占50%之多。
“考虑到中国经济这一轮的调整周期有可能是30年甚至是50年,当前企业必须做好应对经济调整的准备,包括现金流储备、研发专利、品牌,也包括运用新的科技比如说互联网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保持对于外部形势变化的高度警惕。”张兰丁说。
(李银莲 中国经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