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IT精英考察中国创业潮:北京是更纯粹的硅谷
最近,一名美国互联网精英来中国考察创业环境,三周后,他的结论是:未来几年,北京是美国硅谷唯一真正的对手……北京的企业家精神看上去就像是新生的、有时甚至是更纯粹的硅谷。
罗丁(Cyriac Roeding)是一名美国互联网创业者,曾创办了全美第五大移动购物APP“Shopkick”,2014年,他卖了公司,随后又移交了CEO工作。接着,他瞄准了中国。为了解中国的创业环境、创业者、风投情况,他带着家人在北京、深圳和香港考察了三个星期。
罗丁对考察充满期待,一口气跑了二十多家公司,从处在创业初期的公司,到估值200亿美元的美团。此外,他还见了十几个风投、二十几个创业者以及天使投资人。
他甚至考察了更早期的平台,比如大量年轻创业者聚集的车库咖啡、清华大学的x-lab创业教育平台等。
亲历了火热的中国创业大潮,罗丁开始反思硅谷可以向中国学什么。
5月13日,他的文章被刊发在美国知名财经频道CNBC的网站上。除了本文开始的结论,他从速度、山寨VS创新、企业家精神等方面,来了个中美大PK。
北京不止会成为一个有趣的创业乐园,它现在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创业联盟。创业公司可以迅速壮大规模,因为这里有13亿人口的市场,是美国或欧洲人口的4倍。
创业公司可以持续分享这块蛋糕。在美国,1.9亿人使用智能手机,在中国则超过5.3亿,三年内还将会变成7亿人甚至更多。
但是,只有市场并不能保证这里成为创业中心,还需要把市场规模和新服务适应消费者的速度、把企业家精神和创业者对扩张规模的渴望结合起来。
北京正发生着这些变化,这里是主要的创业中心,中国顶级高校北大、清华的工程天才们与风投在此相会。看到这里的规模、速度、抱负、资本和人才,我认为,未来十年,这里将是硅谷的唯一真正对手。
是的,世界上还有其他创业中心,比如柏林,但规模不同(印度可能是另一个唯一可能的对手)。这是件好事,因为能激励硅谷向新阶段发展。
北京流传着许多创业公司之间的竞争故事,有些竞争粗鲁无情,甚至在道德上令人难以接受。
极端竞争主要是下载率引发的。新手机APP被大量下载,一夜爆红,速度甚至超过美国。对于大多数用户,新功能进步巨大,而这些顾客也不过是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降临才开始上网的。
在中国,3-5年就能建立大创业公司,在美国需要5-8年。创业者们都希望能借助成功的理念,努力、尽快地超越对方。
在中国创业公司里,不存在什么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随时都可能开会。我在北京见小米公司副总裁Hugo Barra(观察者网注:原谷歌高管)时,本来约定晚上11点见,但因为其他会议推迟,最终在半夜才见到。(Hugo还要赶第二天早上6点半的飞机。)
在中国,创业公司奉行“9/9/6”文化。意思是,所有人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6天。你还觉得硅谷工作紧张吗?
企业创始人和高管则奉行“9/11/6.5”文化,虽然这样做未必高效有用,但很普遍。
产品发布前,团队可能会关在酒店好几周,工作、睡觉、工作,100%专注于产品。虽然我不认为拉长时间就意味提高生产率,但还是被这种强大的饥渴和动力所震惊。
是的,它们能山寨的地方还是会继续,但山寨的作用已经抵达极限——能用来山寨的点子已经不够了。而且,用户的不同也经常导致山寨产品最终失败。
在中国,山寨是起点而非终点。
比如美团,我曾和中国最好的创业者、美团的创始人王兴吃早饭。美团2010年成立,仅用6年就成为中国最大的商贸公司。作为创业公司市值200亿美元,在中国仅次于小米。
当团购在美国兴起时,王兴在中国的对手就有好几百。他不是靠烧钱超过对手,而是迅速将美团改造成了一个不同于团购的公司。如今他们的重点是把消费者带回零售商。
对消费者来说,美团让购物变得更聪明,对于当地零售商,购物变得更持久。现在,王兴每月有2亿活跃用户。
罗丁和王兴
中国企业家非常实际。他们只想找到速胜的方法。山寨已接近极限,接下来最快的方法就是创新。
比如无人机,基本是硬件+软件+设计,听着像硅谷典型的拿手好戏?好吧,深圳的大疆公司占领了全球70%的市场!类似的公司将会有很多,我们只是还没看到。
创新比山寨花时间。在北京,我遇到一位年轻的空气动力学博士,过去三年,他带领一个6人小团队,默默无闻地进行着几乎没有资金支持的研发,试图设计一个60kW、13公斤重的电动汽车和机器人引擎,一般来说,相同功率的引擎会达到58公斤甚至更多。在一个地下停车场中,他从汽车后备箱里拿出了自己的作品给我看。
深圳是中国电子制造业中心,我在这儿参观了Joffe's HAX,一个知名硬件创业加速孵化器,这是个不同的世界,零部件供应商不到一天就能供货,电子制造厂商已经准备好生产你的新配件。
在这里,我测试了价值9美元的电脑和水压切割机。是的你没看错,只要9美元,就能给任何设备安装配备了Wifi和蓝牙的Linux电脑。
这一代中国企业家太受到金钱和财务成功(暴富)的驱动,如果长时间拿不到成绩,这些动力就无法持久,尤其对于以创新为基础的创业公司。
但是,随着新一代企业家的来临,这些态度似乎有所转变。他们在一个更加中产的环境里长大,快速致富可能不再是主要动力。
除了“用钱驱动”,中国创业公司还缺乏一种知识,如何在快速布局增长的同时,推动高质量产品的研发。
深度技术在发展,北京也在开发一些有趣的AI项目,但是,硅谷的优势依然是硬核技术(hardcore tech)、融合消费者理念、技术和产品设计。
中国创业公司的另一个缺点是,如何迅速、高效地打入外国市场。除了文化和语言障碍,中国巨大的市场也意味着一个圈套,觉得不用向外扩张,因为别人会迅速山寨自己。这也正是中国创业公司给美国创业公司造成的长时间的困扰。
总的来说,中国企业家的精力、速度、专注度和友好,都让我印象深刻。
在这里,他们拥有把灵感变成现实的巨大力量,我们很快就能看到来自中国的创新浪潮。那种认为中国只会山寨的观点已经过时了。
中国企业家的毫无虚伪让我欣赏,他们具有真正的企业家精神。硅谷有些营养过剩了——从创客空间到社团。他们应当撕掉这一切,关注核心的问题,也就是真正的创业努力,以及克
服万难保持对产品和公司的执着。
北京的企业家精神看上去就像是新生的、有时甚至是更纯粹的硅谷。我们可以跟中国学到很多(或者,用“重新学习”更合适)。
(文章来源:观察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