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仑:创业五年成活率7%,要想活下去,初心要正
创业在变成时尚话题,很多和我之前感受到的创业完全不一样,之前我们那会儿叫“下海”,现在叫创业。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创造与分享”。
我是1991年创业的,当时6个人创办这家公司时,平均年龄25.8岁,其实在任何时候,创业都是年轻人的事情,所以今天20多岁创业也都很正常,反正就是个正常事。一个年龄段固定会出疹子,在我们这个时代创业,其实是一个相对理想的状态,我什么都没有,但很多人都愿意来参加,这样最后才真变得有。
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体会,创业的确就是年轻人的事情,相反现在40多岁的人出来说创业,基本上是卖鸡汤的多,自己其实已经不怎么创业了。
第二个体会,起步的价值观和最后的结局。我们看一下, 创业当中起点的那些事很重要,最近我也讲过,因为政商关系,非常多民营企业家最终成了“两院院士”,不是医院就是法院,这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你30年之前开始创业,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但我们不是为这个结局悲伤和丧失勇气,而是去找到刚开始的时候,哪些事做对了,才不至于有这样的结局,这件事其实更重要。
我们就发现有一件事做对就绝对能活下来,虽然不能保证你赚钱,那就是价值观,价值观非常简单,就是你爷爷奶奶告诉你的那些话,比如做人要诚实,善良,你在任何法律不清楚的地方能守住一个基本底线,这个时候你就可以不怎么出事。
我们在1992年的公司反省会上开了一天会,老问自己为什么创业,当时还叫“下海”,就问自己那几个问题,为什么做公司、怎么挣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最后写了一篇文章叫《披荆斩棘,共赴未来》,后来又概括为守正出奇,以正和奇制胜,所谓“守正”,90%的事情尽量不变通,少数事偶尔变通,这20多年来我们坚持这个。一个企业每年检讨一次,看自己守正了没有,把价值观坚持下来,这件事很重要,我们6个人无论是在一个公司还是不在一个公司,没有一个人因为经济问题成为“两院院士”。
坚持这个可能让你少挣很多当下的钱,但可以躲过很多风险。比如我们之前曾经要和一个领导做生意,但整个过程让我们感觉很不对,后来就决定不做,最后这位领导被判了死刑,我们很庆幸坚持这个原则是对的,否则我们也一块进去了。
这个故事就告诉我们一定要有这个警觉,要坚持做好人的价值观,碰到再复杂的事情立即回到好人这个出发点,就能避开这件事情,创业时想要活下去,初心要正。如果创业想能够善终,我们还不能说你能够赚钱,但是要想善终,价值观非常重要。
另外一件事,对我们来说,还有件事是“再出发”,比如万通,折腾这么多年还折腾,周边的企业家也都在讲转型,就是换活法。房地产的转型中,新鸿基转型用了15年,李嘉诚用了20年转了三分之一,转型很难,无一日不挑战、无一日不创业、无一日不死亡、无一日不新生,创业的每天都是这种状态,挑战、死亡、新生和创造。
创业是什么?憧憬、愿景、目标,同时坚持、解决困难、找到出路。这都是创业。每一天不是这样吗?当时我是因为特殊事情出来做生意,发现成为一辈子的事,做了26年生意,每天都和第一天一样,一睁眼就是难题,一咬牙又过了一天,这26年没有离开过闹钟。
创业的开始意味着一生,而不是一阵子,除非你运气特别好。再回顾起来,创业就是一种状态、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你为之奋斗的代价,而不是一种风景、一种所谓的生活质量。
对于创业者来说,最经常的状态不是度假和红酒,最时尚的是加班熬夜,还有发不出工资时的焦虑和被人逼债时的愁苦。
在今年,我们当时25岁左右的人在前两年都过了50岁,50岁以后面临的问题有很多,有可能老化、有可能业务模式和过去的经验可能都不适应了,再加上现在互联网的外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被迫要么转型要么再造,要么折腾,也可能行也可能不行。
创业就是一个永远没有句号的人生,你就是折腾,不能歇,除非你卖了公司退休。但是今天你想退出不是太容易的事,商场是是非场所,商人是是非人,挣钱是是非钱,钱是是非物,你搅合在这堆是非里想独善其身,瞬间说走就走不是那么容易,创业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是一个一辈子对自己梦想的承诺。
在创业中,不要希望一开始就把所有的事想清楚,以变应变是常态,每个环境都在发生变化,整个创业生涯中你不能在第一天就规划好你的所有,你最重要的是处理焦点问题,保证你的精力不分散在不重要的事情上。只有这样在变化中应对变化,去调动你所有的细胞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资源能力来解决好每一个当下的问题,你才能够活十年二十年。
今天活过来的概率是多少?如果五年以上是7%,十年以上大概是2%,中国有将近两千万家公司,上市的四千家,你成为这个的概率都很小,那你靠什么?靠每一天积极应对变化而不松懈,每一刻不忘记你的梦想和使命,不放弃你的原则。
最后跟大家说的创业其实就是一个坚持,在变化和挑战中应对,你就能够活到距你目标最近的地方。
作者:冯仑
文章来源:小饭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