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未来:当人类被PK下去之后
抽文:有一种说法,机器人作为无机物构成,不可能超过有机物。然而没有人能够证明思想一定和身体有关。就信息处理和数据输出获取而言,机器人比人脑有更多的优越性。
人工智能技术虽是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但我在刚拿到这部厚厚的书稿时却有莫名的抵触感,可很快就被吸引了,因为这几乎是一部充满科幻色彩的冷峻写本。作者起笔于来自火星的科学家ME,从天外的角度审视这个地球,并且试图造出人类那样的机器人。
何为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能思的动物。思想使人区别于世间万物。人类能够找到日常经验中规律性的部分,并且将其形式化,使之可以被传承。人类在积累与传承中获得进步,从经验的总结中形成知识,从知识的分析中预测趋势。人类对未来的成功预见彰显了思想的力量,其代表作就是科学。诺依曼曾经指出,科学“主要的作用是创建模型。这种数学结构的确定性可以准确地描述自然现象”。事实上,几乎西方知识的结构几乎都建立在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基础上。
按照这种逻辑,假如机器人具备了对既往经验知识化、结构化和数据化的处理能力,是否也就具有了预知未来的禀赋,以及传播“思想”与交流的力量?
不同的是,人类自以为高于自然的思想是由头脑产生的,寄托生命系统来维系,一旦生命结束了,这个人的思想也就停止了。这一想法决定了人的思想无法摆脱其生物学的属性。
恰在这一点上,机器人是否反而具备了某种优势呢?
860亿神经细胞是不可能在同一时刻全部进行工作的,只有极少数脑细胞(和当时行为有关的中枢部分)时常处于活跃状态。脑糖原含量很低,即便全身血糖加上其他细胞糖原量,也根本无法支撑大脑效率全开。就算解决了能量供应问题,也还有散热的问题。一个小小的CPU的温度一般都要超过50摄氏度,而人体细胞能够承受的极限温度约为42摄氏度。脑细胞一起开工的温度不仅可以煮熟鸡蛋,甚至可以切开钻石。所以当脑细胞过度运作时,会出现头晕、烦躁等症状,以阻止我们继续思考,这正是人类进化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也是人类生物性的局限所在。
类人机器人会摆脱这种限制吗?
在进入本书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追问:我是谁?
忽然发现,我们对于自己的了解远不及对于外部世界的认知。就像我们可以用眼睛来感知世界,却很难用眼睛来感知眼睛本身一样。不止是对于生命的洞察很迷茫,我们还正日益异化为我们所创造的对象的奴隶。当下,人似乎成为世间那70亿部移动着的手机所佩戴的附件。
在帕里西或者ME看来,机器人已不止是人的功能的延伸。他需要他们和人类具有相同的行为模式,这就决定了我们在认知功能方面要获得一些重要突破。比如在最近,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首次确定了人类大脑中与智力相关的基因集群——M1和M3,其可能影响人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力、注意力、反应和推理能力。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机器人作为无机物构成,不可能超过有机物。然而没有人能够证明思想一定和身体有关。就信息处理和数据输出获取而言,机器人比人脑有更多的优越性。
不止是在认知层面,帕里西还认为类人机器人同样应该具备动机和情感的部分。比如必须拥有艺术。这令我们想到贡布里希说过的,现实中根本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所谓的“艺术作品”并不是什么神秘行动的产物,而是“一些人为另一些人制作的东西”。
困难的是,“没有任何规则能告诉我们一幅画或一个雕像什么时候才算合适,大抵也就不可能用语言来准确解释为什么我们会认为它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而伟大的艺术品是否可以用大数据的分析方式来定量地预测和创作出来?这正是帕里西的研究课题。就现有研究而言,理查斯·道金斯于1976年已引入了“模因”(meme,或译为迷因)这一文化繁衍因子的概念,即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将实现仿照生物体制造的机器,并能够帮助推进生命体的进化。
当然,如果我们能制造出具有丰富情感、社交生活、艺术创作能力的机器人,我们就能预测机器人将如何自动发展出创造和欣赏艺术品的倾向,因为艺术能够使情感表达更细腻、更有效。
书名:《机器人的未来:机器人科学的人类隐喻》
作者:[意]多梅尼科•帕里西(Domenico Parisi) 著
王志欣 廖春霞 刘舂容 译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文/杨 溟 新华网未来研究院
3月24日,中国经营者俱乐部将携手《商学院》杂志、苏宁集团、蓝狮子共同走进《北大案例大讲堂》,研究并讨论苏宁互联网转型成功的秘诀。
【点击报名】